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1 (1700-1725).djvu/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少,酒到愁邊量自增。事業何由垂竹帛,笑談空覺負 交朋。興闌卻逐棲鴉返,寂寞西窗已上燈。

《發臨川》
劉克莊

「始予丱角來,家君綰銅墨。縣齋多休暇,縣圃足戲劇。 雖云嗜梨栗,亦頗窺簡冊。弟妹俱孩幼,親髮方如漆。 後予捧檄至,軒蓋候廣陌。於是志氣銳,門戶況烜赫。」 郡花照席紅,湖柳拂鞍碧。耆老互問訊,酒餼紛狼籍。 今予挑包過,城郭宛如昔。高年凋落盡,滿眼少朋識。 《管子》居瘴煙,屈叟掩泉穸。蓽門訪舊師,目闇面黧黑。 買醪與之酌,往事話歷歷。既生異縣感,遂起故鄉憶。 吾翁墓草深,高堂已斑白。貧居滫瀡空,遠遊溫凊隔。 二年官海濱,子女各有適。曾不如阿奴,碌碌在母側。 回思盛壯時,去矣難復得。因成《臨川吟》,吟罷淚橫臆。

《南湖》
趙汝談

每憶南湖上,青帘賣酒亭。柳條魚頰翠,花片馬蹄馨。 寒食經行路,晴窗入夢屏。因循春又晚,風絮攪空庭。

《天寧寺泉》
楊長孺

法眼三泓井。曹源一滴泉。經乾杜宇血。碑老徑山禪。 衲子非常釋。叢林別是天。方諸多少淚。分灑汝江邊。

《羊角山》
元·趙子昂

萬家樓閣翠雲屯,中有名山古跡存。玉漏不催閒日 月,禁城空鎖別乾坤。一拳白石封巖穴,三市紅塵隔 洞門。欲問仙凡靈幾許,「何須窮海極崑崙。」

《小源集事》
虞集

《靈源》佳氣勝,古樹接新煙。流水連書閣,彤雲映玉泉。 人閒修竹裏,客放小窗前。地迥多豪俠,中原別有天。

《何尚書山莊》
前人

盛德高年陟泰階,歸尋仙隱石樓開。舊聞前引朱衣 吏,每為行吟綠徑苔。夜色園林瓊圃樹,春寒庭館石 湖梅。誰家今有賢孫子,黃菊同秋與客來。

《將登華蓋山》
前人

石斛金釵感素秋,洞懸鍾乳入山幽。扶衰不是人間 藥,強健聊為物外遊。雲作衣裳塵不染,詩成珠玉世 誰收。石人久立黃茅月,歲歲能來為客留。

《登華蓋山有賦寄薛元卿》
前人

相期秋晚命柴車,同看《華峰》散綵霞。農父苦留秔似 雪,山人先許棗如瓜。蛟飜巨石痕猶在,鶴立危峰語 不譁。邂逅不留知有意,林臺菊有未開花。

《奉祠華蓋》
前人

三峰宮殿接新橋,十月長齋陟翠嶢。朝步仍垂蒼玉 珮,登歌還引紫瓊簫。千秋絳蠟連虹貫,五色香雲向 日飄。賴有高人陪後乘,輕清詩句似參寥。

《黃茅岡丹室五首》
前人

華山東下有茅岡,云是毛公舊隱場。青露尚餘丹滿 臼,白雲今許草為堂。冬憑野燒開荒隴,春託山雷淨 石床。從此便為千載計,洞天遙拜《紫元章》。

茅岡地主古醇儒,乞我岡頭作隱居。嶺上閒雲從管 領,澗中流水聽開除。刀耕火種從茲始,雨笠風瓢便 有餘。自古詩人多會合,浮丘毛氏不愁予。

石人屹立古仙壇,雙澗交流拱一盤。臨水種松須匼 匝,就中作室要寬安。《洞經》即日修真訣,玉臼逢春浴 舊丹。卻恐山中添故事,題詩莫與世間看。

仙遊辦得茅千束,華蓋須分屋數間。微詠《玉經》忘我 老,謾調金鼎勝於閒。龍雷變化從舒卷,鶴露清寒自 往還。何似綺園諸老者,採芝初不離南山。

茅岡初割一溪雲,元契華陽舊隱文。謁簡自題香案 吏,封章先報大茅君。種成和露桃千樹,借與摩霄鶴 數群。便是宸清真洞府,不煩夢想託紛紜。

《昭清觀》
前人

「仙遊亭子北門東,樹木煙霞野逕通。秋淨華峰千仞 表,春濃仙縣百花中。」昔人黃鶴何年去,「九日清尊此 會同。醉插菊花歸路晚,莫令狂客惱山公。」

《東巖寺》
前人

雲林流水到崖前,山色溪聲意宛然。昨夜一竿修竹 外,東西無影月孤圓。

《靈興觀》
吳澄

「書窗候曙色,紙白朝復朝。自聞雨聲斷,不厭日氣歊。 一襟夏籟爽,萬慮春冰消。空中九畹香,飄下襲桂椒。 夜堂月影清,劇談神境超。曉轡露蹄濕,前瞻天宇昭。 靈峰存舊跡,方士構新寮。共尋幽棲勝,未計歸程遙。」 忽悟種植理,嘉木生柔苗。四眸睇仙娥,示以髧髧髫。 叩頭禮阿母,賜以婉婉嬌。黍炊邯鄲枕,樹響箕山瓢。 食已問前路,征人趁良宵。此時別緒惡,風纛寸心搖。 明晨喜機動,霞暈雙臉潮。夢云蘭茁芽,驚見梓附喬。 先期命桐君,為子歌椒聊。登閣望芙蓉,麻煙起蒸窯。 懸如及問子,笑語谷口囂。親懽怡怡奉,客話款款邀。 廣廈足清美,高田尚枯焦。莘翁納溝愧,長願陰陽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