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1 (1700-1725).djvu/11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永豐縣

縣前鋪  ,乘駟鋪  ,羅富鋪。

石滸鋪

安福縣

縣前鋪  、雙峰鋪  、長嶺鋪。

樂唐鋪  山嘉鋪 已上俱通廬陵。

十里鋪  ,尋思塘鋪 ,南弦鋪。

亭橋鋪  、大坑鋪  、大橋鋪。

塘坊鋪 已上俱通「永新。」

龍泉縣

縣前鋪  、階田鋪  、下湖鋪。

《古逕鋪  》《上御鋪》。

萬安縣

五雲遞運所 在縣西,臨大江。明洪武八年,設吉、贑二府,共撥紅船五十一隻,防夫六十名。本衙門大使一員,司吏一名,夫船五十一隻。五雲驛 在縣西,舊名「贑陽。」 成化十六年,知縣張瑛重修。門左有五雲閣,成化乙巳洪水衝去。洪武間,設站船五隻,每船夫十名,額設朋糧八十石,充役衙門。中,驛丞一員,驛吏一名,館夫六名,每船鋪陳什物具備。驛前下沙街級一條,弘治五年縣丞鐘海修砌。上通皂口驛至贑州攸鎮驛一百六十里,下通浩溪驛六十里。

皂口驛 在縣西南二十九都。洪武五年間設,其置夫船與五雲驛同。弘治四年,知縣郭瑛重修驛舍鋪舍二十所,惟縣前總鋪鋪兵十二名,其餘鋪兵六名,俱洪武七年知縣馮勝建立。每鋪郵亭一,日晷臺一,望牌一。

《皇清》止留「五雲」一驛,額設人夫八十五名,差馬二十。

八匹。永新、宜黃、崇仁三縣協濟夫馬工料銀四百六十六兩八錢,於康熙七年改歸本縣支應。地處衝疲,差使絡繹,額設每苦不給,非多方經理,迫不能支。供事夫七名,館夫四名,器夫三名,皆《全書》所載承應上下差使者,即今之館夫也。每遇差使,上至攸鎮,下抵泰和,舟車所經,殆無虛日。

縣前總鋪 在正街東南。

楊梅鋪 在縣南一都

綿津鋪 在縣南一都

罣罳鋪 在縣南二十四都。

大蓼鋪 在縣南二十九都。

小蓼鋪 在縣南二十九都。

皂口鋪 在縣西南二十九都。

長橋鋪 在縣西南二十九都。

土冨鋪 在縣西南二十九都。皂徑鋪 在縣西南二十九都。

新安鋪 在縣西南二十七都。已上十一鋪通贑縣。紫袍鋪 在縣北第二都。

雙徑鋪 在縣北第四都。

半陂鋪 在縣北第十都。

金竹鋪 在縣北第十都。

平頭鋪 在縣北第十都。

新洛鋪 在縣北第九都。

勾溪鋪 在縣北第十都。以上七鋪通泰和。柯山鋪 在縣西二十一都。

鄧林鋪 在縣西二十三都。上二鋪通龍泉、永新縣。

總鋪 在縣前

高塚鋪  ,茭川鋪  ,茶園鋪。

木柵鋪  ,逢橋鋪 ,上五鋪,北通安福。雷源鋪  ,貴江鋪  ,秋陂鋪。

羅坑鋪 上四鋪西通永寧。

永寧縣

縣前鋪  七溪鋪

《驛站》項下:除順治十四年、康熙八年節經裁減外,

原額連受協走遞人夫三百九十八名,差馬一百四十六匹半。原編《驛站》各款,共銀一萬六千八百一十六兩一錢七分一釐。內已復存設支解銀一萬三千四百五十二兩九錢三分六釐八毫,見候補足原額銀三千三百六十三兩二錢三分四釐二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