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9 (1700-1725).djvu/1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僊隱觀 在龍虎山,謝疊山有詩。

佑聖觀  、繁禧觀  、乾元觀。

北真觀

鉛山縣

鵝湖寺 在縣北十五里。舊名「壽禪院」 ,以鵝湖山改今名。唐大曆中,大義禪師披荊振錫,結庵峰頂。後順宗朝,以庵置峰頂禪院,第二代雪峰敷禪師移臨官道。宋咸平中,賜宸翰,歲許度僧。景德四年,賜改鵝湖。有大義真身、慈濟庵、通濟廟、大義泉、新羅捨身崖、御書閣、說法堂、「臨深」 、「妙峰」 、「躡雲」 、「雙松」 諸亭,皆經兵燬。宋太宗、仁宗、真宗有詩,唐宋名人多題詠,是為邑之禪院第一。道旁長松延袤十餘里,云大義所植。明萬曆間,養庵禪師自臨濟卓錫寺中,重興法席,戒律精嚴,遠近尊師之,宗風復振。唐韋處厚有碑。宋曾鞏有《佛殿記》,明顧錫疇有《養庵和尚碑》。

海智寺 在縣東南五十里大塵山之巔,極為懸峻。唐昭宗景福二年有龍福院,治平二年賜改。有法雲堂,有靈泉,今為邑之第三禪院。王天祠 在縣鵝湖鄉。

玉虛觀 在縣南。昔葛元煉丹其地。唐咸通中,置宗華觀,治平二年改賜。有葛僊井、靈驗真官祠堂,地仙徐若渾題字。

鴻都觀 在縣東三十五里,天柱山西之巔。昔玉華真人煉丹其上。南唐李昇昇元中置南華觀。治平二年改賜。有元素大夫詹大順遺跡。惠哲詩:「鐘鼓千年後,耕桑萬里巔。松杉森老氣,桃李弄餘妍。煙暝東西塢,泉分上下田。直疑秦避世,自有一山川。」

章法院 在縣東四十里。踞天柱山,唐僧道和駐錫其下,四方諸禪競宗之。初結草庵,後代遂為精藍。昭宗乾寧五年,西林院,宋治平二年改賜。高林蓊鬱,飛湍激灑,有中和堂、山光閣、芙蓉軒、水月池。左之銅鐘。吳順義三年,檢校廬州刺史張崇鑄。或曰與上藍鐘同時,有端拱元年觀音寺僧令休碑。今為邑第二禪院。張固《和遊章法院》詩:「劃見地輿藏勝境,始知天柱是名山。」 永豐縣

博山寺 ,在縣崇善鄉,景福詔國師立。明無異禪師宗風甚盛。

明心寺 在縣永平鄉

興安縣

青華宮 在縣治南

惠澤觀 在十七都

羅漢寺 在二十都

龍興寶信寺 在二十四都。

安隱寺 在二十七都

披雲寺 在三十一都

龍泉菴 內有「凌霄閣」 ,為知縣王舟瑤立。南巖菴 俱在下八都。

天台菴 在下十都。內有知縣王舟瑤生祠。留澤菴 在縣治西五里。

弋湖寺 有十二都

七寶寺 在十五都

廣信府驛遞考        府志

上饒縣

府前總鋪

十里鋪  、靈溪鋪  、坎石鋪。

婁村鋪  ,沙溪鋪 ,右東鋪,五通,玉山縣,諸溪鋪  ,冷水鋪  ,方家郭鋪。

坑口鋪 右西鋪四,通興安縣。

黃塘鋪  ,上宜鋪  ,毛村鋪。

唐嶺鋪 右西南鋪四,通鉛山縣。

黃村鋪  中團鋪 右東南鋪二,通永豐縣、玉山縣。

總鋪   十里鋪  ,三塘鋪。

古城鋪 右東鋪四通常山縣。

崙溪鋪  、版橋鋪  、湖沿鋪。

桂林鋪 右西鋪四。通上饒縣。

弋陽縣

總鋪   晚港鋪  石塘鋪 右東鋪二,「通《興安縣》。」

蓮湖鋪  小箬鋪 右西鋪二通貴溪縣。「西洋鋪  。」 白雀鋪  東坑鋪 右西北鋪三通饒州德興縣。

貴溪縣

總鋪   簪嶺鋪  、毛塘鋪。

水門鋪 右東鋪三「通弋陽縣。」

陳方鋪  ,應林鋪  ,赤口鋪。

新安鋪  蓮塘鋪 右西北鋪五:「上通弋陽,下通安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