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5 (1700-1725).djvu/9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追封鄭國公墓 在撮城鎮。宣德中敕葬西寧侯宋晟之父大學士丘濬《銘》。

追贈禮部尚書蔚可立墓 在威武門外。正統中,敕葬蔚綬之父。

禮部尚書蔚綬墓 ,在時雍門外李花橋側。贈右副都御史張敔墓 ,在南門外童安塘側。都御史張淳墓 ,在南門外。禮部尚書楊廉銘。都督同知郭墓 ,在店埠鎮東二里許。大學士楊士奇銘。

都督僉事瞿通墓 在土山,洪武中敕葬,有碑銘。永樂初,以其子能白溝之戰,仆之。

廬江縣

三國吳周瑜墓 在東門外三里朝墓巷內。明正統間,提學御史彭助令知縣黃金蘭立碑,題曰:「吳名將周公瑾之墓。」 《一統志》在廬江縣東十里安豐鄉,不知的在何處。又按安慶宿松有瑜墓,江西新淦亦有之。蓋瑜進取蜀之策於孫權,還江陵,至嚴,道卒巴丘。權聞哀慟,以喪當還吳,又迎之蕪湖。蕪湖在廬江下流,墓之真者不知何在,但廬江乃其故鄉,葬之近是。或曰:巴丘瑜所鎮處。《本傳》註:「巴丘在岳州,今巴陵縣是」 與前鎮名同地異,至新淦,決非真者。

小喬塚 ,在真武觀西百步,周瑜之妻喬氏也。俗稱「瑜婆墩。」 塚上多古磚,人不敢竊,動輒有咎。何晏墓 ,在治北十里。晏字平叔,南陽宛人,魏駙馬都尉,仕至吏部尚書,後與鄧颺同誅。唐景雲二年,墳被發得磚銘,知為晏墓。魏都與此遠甚,不知何以在此。

五代狀元伍喬墓 在馬廠岡,居民耕田得碑,可驗。

伍喬母墓 在柴埠渡南岡,有碑。

元解元墓 一在今學基東南隅。明景泰庚午修築,土中得殘碑,刻曰「公一解元之墓」 ,而無姓名。一在安豐鄉,墓制甚偉,碑石近年埋沒。故老稱解元姓李,行榮九,而忘其名。其先江西樂安人,元時仕宦,寓此蜃山之東,宅墓尚存,與伍大夫墓相近。今《安豐二圖》,李得元其遺戶也。明侍郎陳植墓 在白石山麓。

贈監察御史盧敏墓 在礬山東北麓。詹事王瑛撰表。

封大理評事王弼墓 在冶父山南麓。尚書薛遠撰表。

光祿丞郭紳墓 在治南十五里沙溪。

奉直大夫郭演墓 在治南二里。

衛經歷郭璧墓 在治東五里「致仕園。」

苑馬寺少卿王謙墓 在治北慕善鄉。

戶科給事中胡淵墓 在小西門西岡外,大理寺司副王敬墓 在治東北五里,《作枋河》北。

四川布政司參議錢朝鳳墓 在治西北七十里湖塘嘴。

贈戶部廣東司員外郎宛鏜墓 在治東二十里「蜃山」 之麓。

光祿大夫右柱國夏尚忠墓 在馬槽山麓,治西五十里。

戶部郎中王恆墓 在治北五里作枋河。湖廣右參政柳希玭墓 在治南七十里釜頂山麓。

太常寺少卿朱來遠墓 在治南十五里沙湖山麓。

贈光祿寺卿盧謙墓 在治東二十里。

舒城縣

漢頡羹侯墓 在縣北四十里,即舒王墩。宋李公麟墓 ,在縣南五里。

明贈刑部左侍郎鄭伯仁墓 在縣東三里。贈刑部尚書鄭彬墓 ,在縣東三里。

吏部左侍郎鄭泰墓 在縣東三里。

贈刑部尚書鄭觀墓 在縣東三里。

刑部尚書鄭時墓 ,在縣東四里。

贈兵部尚書秦鳳墓 在縣西六十里友鹿沖。贈兵部尚書秦綬墓 在友鹿沖。

戶部尚書秦民悅墓 在縣西三里金雞墩,孝子錢敏墓 在縣北一里。

「節婦」 史氏墓 在縣北三十里桃城史家岡,即胡福之妻。

孝子胡仕祥墓 在縣北三十里桃城史家岡御史桃壽墓 在縣北六安門外。

翰林詹事胡守恆墓 在縣北三十里桃城史家岡。

御史任天成墓 在縣南三十里。「椒子沖」 「孝子」 胡澤墓 ,在大東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