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4 (1700-1725).djvu/7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似口,突者似距,翼者似抱。同別館于《蓐收》,合下都于 少昊。上有玉女之妝臺,中具真人之丹灶。雲拂石床, 猶聞環珮之聲;風過松梢,如聆鸞鶴之嘯。爾乃三峽 爭峙,一瀑飛來。玉池神挹,石室仙開。水疑自天,聲鳴 若雷。鬼神忽聚,風雨乍迴。抑且桂華侵月,松蘿掛雲, 幽澗冬暄,飛泉夏冷。土圭莫測,玉漏焉準。其或啼鶯 出谷,翔蕊飛林,虹成橋而跨澗,鶴張蓋而倚雲。苔染 地而皆錦,桃鋪岫而為茵,影來池而作鏡,浴出水而 俱新。抑或炎風扇戶,暑氣盈前,進一服之清涼,坐九 成之醴泉。祝融伏而若錮,朱明于焉肅然,承仙露于 金莖,挹瓊」漿于玉娟。至于素商驚辰,白藏屆節,雲淨 天高,潦收水潔,凝珠露以淒清,鏡青山之滉澈,看夜 鵲之枝繞,望牽牛之漢隔。葉下洞庭,聲何處而不秋; 木落空山,唯茲地而獨絕。若乃天垂四面,景出六花, 鳴條在樹,遊興偏賒。風織雨絲,看鮫綃之既成,雪凝 冰骨,嘆珠玉之交加。「嚴似先生之門,時多弟子之立。 清猶處士之宅,常來縣令之車。四時之氣備矣,一丘 自為過之。」于是縷其勝概,繹其佳名。東垂曰泰,南服 稱衡;北恆西華,中嵩以尊。水極馮夷,山窮巨靈。奇奇 怪怪,不可悉陳。未有十步之地,一畝之宮,下通九館, 上接三峰。或俯而拔,有如攫地;或仰而呀,有如吮空。 月之孕矣。其暮而西,日之貫兮;其曉而東。有水而脈, 有石而骨。或迴而馳,或低而折。五步一臺,十步一席。 可升其堂,可入其室,可披其幕,可排其闥。窮深致遠, 杳不可測。斯亦極山川之盛事,而景物之殊觀者矣。 乃或者曰:「其中蓋有怪物焉,厥名為龍。」原夫龍之為 靈昭昭也,有時而潛,蒼生繫望。身臥山中,心懸天上。 有時而升,陟降帝左。扳之無從,覓之何所?老龍云徂, 應長子孫。川融山聚,蟄蟄繩繩。山不在高,有人則名。 川之方至,何美不臻?予也徒有濟勝之情,慚無登高 之句。山高水長,允懷先生之風;淵底峰巔,奚禁叔子 之淚?人琴俱謝,誰識伯牙之音?絲竹猶存,空留太傅 之具。豈非後視今而今視昔,亦猶逝者如斯。取不禁 「而用不竭,方稱有本如是歟?」爰招卬友,解衣躡屐,下 下高高,策杖握膝,後後先先,尋蹤步跡,或接武乎平 皋,或獨坐乎幽室,或對廣陵之濤,而人音不識,或著 初平之鞭,而物類皆石。或有先登之一人,或不能從 之二客。江子撫客而言曰:「異哉斯遊也!趾接于頂,身 縮為足,徑則羊腸,人則猱木,其高也」若謝朓之問天, 呼吸通乎帝座;其深也若溫嶠之燭怪,纖悉燃乎蛟 穴。其危也若昌黎之陟太華,而韋誕之書牓木。蓋險 也如此。而或且笑之曰:「甚矣,子之憊也。昔有哲人,于 茲下帷。風雨雞鳴,其德不回。結草為廬,倚石為扉。一 旦風雲,蔚為龍攄。石室遺編,胡不誦諸?」于是諸客咸 斂容正對,僉曰:「是役也,寧直侈遊觀、覽形勝哉?高山 可仰,岐路不患乎亡羊;萬里指《撝睪》望,能窮乎練馬。 霞起赤城,續建標于天柱;流飛瀑布,嗣倒峽于文瀾。 則斯洞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漢石城廢縣記》
吳非

自秋浦、貴池之稱著,而石城遂隱。臧質于竟陵作《石 城樂》,古辭有「莫愁石城西。」于是金陵與竟陵以莫愁、 石城互相摭,今池州之石城無爭矣。《漢書》丹陽郡置 石城縣,屬石城。分江水首受江,東至餘姚入海,過郡 行一千二百里。後此之名石城者不一,而漢舊縣之 見諸史者亦不一。池州貴池新、舊志稱「吳程普鎮韓」 當侯,黃蓋守長耳。《三國志》:當子綜襲封,蓋傳教諸掾 文。普之討宣城、陵陽諸賊,及從討劉勳于潯陽,進攻 黃祖于沙羨,仍還石城。鎮不備載,餘闕漏可知也。《後 漢書》:「王廣徙封石城侯。」《綱目》:「漢孫策西擊黃祖,行及 石城,聞勳在海昏,策乃與周瑜襲皖城,破之。」《宋書》:「劉 坳:胡眾既散,至石城,陳懷真斬胡。張」產亦追胡,未至 石城數十里,殺懷真而竊有其功。《梁書》封大款石城 公。侯景之叛,矯詔遣石城公為質,解外援軍。迄簡文 立,封石城公為江夏郡王。《陳書》顧溯稱「前寧遠石城 公外兵參軍,王位以垂文梁諸王,多為寧遠將軍,惜 名不傳。」《隋書》亦溯稱「崔仲方賜爵石城縣男,邑三百 戶。崔故齊官,故或守」長而都,尉,而侯而公,或遙封而 鎮,而徙而道,或沿革仍舊屬,割別附郡,皆從漢石城 名,則皆今貴池地也。他如班超攻姑墨石城,段熲擊 石城羌,此樓蘭之石城鎮也。《晉書》周訪、庾亮、戴洋、陶 侃、張天錫諸傳所稱石城《綱目》,元魏楊忠乘勝至石 城,進逼江陵,此安陸州之石城也。夫自羊祜都督荊 州,據險開建五城,石城以西,盡為晉有,其非縣明甚。 《祜傳》「吳石城守去襄陽七百餘里,每為邊害。」是吳有 石城,祜因之憑恃增高耳。明初承天府為安陸州,在 後周為石城。乃《集覽》于楊忠所至之石城注,郢州,郢 即安陸。又于庾亮所鎮之石城注「汝寧信陽州。」未敢 云據矣。今淮安之海州為唐東海之石城,今永平之 盧龍為唐北平之石城,今惠州之河源為唐海豐之 石城;今重慶之彭水、黔江為隋巴東,唐黔中之石城, 今之曲靖為唐莊州之石城,此隋、《唐書》皆稱縣,而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