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4 (1700-1725).djvu/10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儀門三間:土地祠一所。「甲」 字等廒一十四座,計四十間;官廨二所,以上半傾廢。

當塗縣治 在東十字街少西,慶城橋之東。前為頭門三間,榜曰:「當塗縣。」 門外東旌善亭,西申明亭,前照壁。左右榜房,東五間,西七間作里長直房。頭門內左寅賓館三間。北中直頭門為儀門三間,直北甬道為正堂三間,左右耳房各一間。堂東為幕廳,堂前中甬道立戒石亭。堂前左右為兩廡各六間,東承發吏糧戶禮。西為馬、政、兵、刑、工。堂後為穿堂三間,接後堂三間。又北為山亭三間。少西北為縣內衙門二重,堂三間,內室三層,西堂三間。堂西廡之西為吏舍,俗名「公廨。」 北有酇侯祠,東西吏舍相向。南為監房,在儀門西。又外為羈候鋪,在頭門西首。馬廐舊在儀門西,今移主簿廨。

縣丞署 在正堂東

典史署 在正堂西

采石巡檢司 在采石鎮江口。鼓樓一座,門房一座,公廳三間,廂房三間,官廨三間,吏舍三間,監房三間。以上明崇禎間改為「采石營參將公署」 ,巡檢移住驛廨。

大信巡檢司 在大信鎮。鼓樓一座,門房一座,公廳三間,廂房六間,官廨三間,吏舍三間,采石匾檐。河泊所。

三湖新溝河泊所

《三湖》葛家河泊所 ,以上俱廢。

黃池公館 在郡東南八十里。

慈湖公館 在郡城北四十里。

大聖鋪公館 在郡城南三十里。

預備倉 舊在湖孰門外,今廢。暫貯米穀於豐濟倉「甲」 字等處廒

水濟倉 在上南門內大街之東。門樓一座,官廳三間,東西各廒,共房四十六間。

養濟院 在孝感坊,東門樓一座,官廳三間,孤老房舍東西共三十間。

外縣

蕪湖縣治 ,在南門街直北。首為譙樓一座,上榜曰:「蕪湖縣。」 下為大門。樓前牌坊三座,中曰「吳楚名區」 ,東曰安阜坊,西曰清晏坊,樓左為旌善亭,樓右為申明亭。大門內中道木坊一座,題曰「江東首邑。」 東為寅賓館,又東為土地祠。直大門為儀門三間,左右班房。直北為正堂三間,堂中甬道為戒石亭,堂東西為兩廡六房書吏。堂之左為鑾駕庫,又左為贊政廳,堂後為穿堂三間,接後堂三間,東為庫樓,北為縣內衙門。堂內室如制。

縣丞署 在正堂西

典史署 在正堂東南

東察院 在縣治東

南察院 在金馬門內,儒學西。

池太道公署 在縣治東南。明崇禎十一年建,兵備張士第首居於此。

皇清康熙年,去「兵備道」,稱「池太道」,後又併「池太安道。」

未幾裁

府館 在縣東一里許。即舊馬監改建,今廢。蕪釆營公署 在道署東。舊為江防廳,明末改置。

江防廳 :在縣治西北丁家莊。康熙四年,改建於此。

抽分廠 在縣治西,濱江工部分司,明成化七年設立。

鈔關 在縣西河南將軍港。明崇禎初年,南京戶部尚書鄭三俊建議設立。

石硊公館 在縣南三十五里。

巡檢司 在縣西河口,濱大江。明成化間,陳策建言改置「魯港鎮」 ,今仍之。官廨三間,吏舍三間,鼓樓一座,公廳三間,廂房六間。

天城湖河泊所 ,在縣東南,濱長河,有門樓、公廳、官廨、吏舍。

稅課局 在縣西南一里。臨大河,有門房、官廨、吏舍,今為民居,輸租於官。

醫學 在縣治前。門樓一座,公廳一所。

陰陽學 在縣治前,門樓一座,公廳三間。僧會司 在吉祥寺,門樓一座,公廳三間。道會司 在寧淵觀,門樓一座,公廳三間。水際倉 在縣東南迎秀門外。

預備倉 在縣西,廒房一十二間。

備用倉 在縣東

馬田貯稻倉 在縣後同風里內。

養濟院 ,在縣西,門樓一座,官廳三間,孤老房舍一十二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