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3 (1700-1725).djvu/9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柿樹溝橋 》徐成造。

車步渡 在縣東北三十里。

盆步渡 在縣東北三十五里。

清弋江渡 在縣東三十里。

沿觀渡 在縣東北四十里。

中渡 在縣東北三十五里。

金家閣渡 在縣東北三十里。

文公渡 在縣北二十五里。

于村渡 在縣東北三十五里。

姚蔣渡 在縣東北三十里。

章公渡 在縣東北十五里。

龍潭渡 在縣東北四十里。

染村渡 在縣北五十里。

三丫渡 在縣東北十里。

馬人渡 在縣北二十五里。

黃墓渡 在縣北三十五里。

郭公渡 在縣北四十五里。

黃公渡 在縣北六十里。

小淮渡 在縣北六十五里。

三不管渡 在縣北七十里。

螺螄渡 在縣北七十二里。

魯兒渡 在縣北七十五里。

桃木渡 在縣北八十里。

寧國府封建考        通志

楚厲王 英,光武子。建武十五年封楚公,十七年進爵為王,後徙丹陽涇縣,賜湯沐邑五百戶。丹陽侯 馬遵,永元四年,以程鄉侯徙封。三國吳。

「瑯琊王 休」 ,字大烈,大帝第六子。大元元年封。權薨,亮立,徙封丹陽郡。後即位。

丹陽侯 應,建安二十四年,以錄其父皎《從定荊州》功封。卒,無子,弟晞嗣侯,有罪自殺,國除。宣成侯 諸葛瑾,字子瑜,建安二十四年,以《從襲荊州》功封。

宣城侯 蔣壹,九江壽春人,欽之子。建安二十四年,吳襲荊州,欽督水軍入沔,還,道卒。錄父功封壹。大帝黃武元年,與魏人戰歿,無嗣,國除。晉。

宛陵侯 陶璜秣陵人初仕吳歷顯位皓既降璜歸晉武帝詔復其本職封宛陵侯。

宣城郡公 裒,元帝渡江,封子裒為宣城郡公,置內史理郡。後為瑯琊王食邑,內史攝事如故。瑯琊王 昱,元帝永昌元年,以皇幼子封,食邑宣城、會稽二郡。太和六年,繼帝奕即位,是為簡文帝。

南齊

宣城侯 劉懷珍,與齊高帝布衣交。高帝建元元年封。

宣城王 蕭子琳,《齊武帝》第十九子。武帝永明元年封。後以郡隸揚州,近畿,不置王國。改封南康。

宣城郡王 誦,代宗大曆中以皇嫡長孫封後。十四年六月,進封宣王。十二月,德宗立為皇太子,後即位,是為順宗。

五代

齊公 徐溫

齊王 徐知誥,俱楊吳封,昇宣隸之。後知誥受禪,改姓李,名昇,為「南唐烈祖。」 「昇宣」 ,今寧國地,明

宣城伯 衛潁,華亭人。英宗天順間,以奪門「復辟」 功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