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3 (1700-1725).djvu/9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七百九十八卷目錄

 寧國府部彙考四

  寧國府關梁考

  寧國府封建考

職方典第七百九十八卷

寧國府部彙考四

寧國府關梁考    通志縣志合載

本府。宣城縣附郭。

雲深橋 在城內鰲峰山下。

遇仙橋 在城內世德坊。

鳳凰橋 在泰和門外,跨宛溪。明正統中,郡守袁旭建,廣二丈六尺,長三十丈。

濟川橋 在府治陽德門外。宛溪有兩橋,上曰鳳凰,下曰「濟川。」 舊為浮橋,隋開皇中,刺史王選建。濟川舊名「永安」 ,宋元符間,郡守劉珵重修。明正統中,郡守袁旭易以石,廣如鳳凰橋之數,長損六之一。

皇清康熙八年,郡守孔貞來、莊泰弘、參將韓自隆捐。

募重修

宛津橋 在泰和門外,通演武場。明萬曆中,邑人參政梅守德倡建。

皇清康熙八年,郡守孔《貞來》、孝廉梅清倡募重建。

郭門橋 在南直街南,一名「衍水橋。」 明洪武中,知縣蕭吉建。

皇清康熙八年,郡守孔《貞來》、孝廉梅清倡募重建。

下郭門橋 在陽德門東街。

政通橋 初名「宛水橋」 ,唐垂拱中建。明嘉靖癸巳圮,通判李默重修,改定今名。萬曆中,知府陳俊、通判石玉銘重修。

小鳳凰橋 在南直大街。其水從珍珠塘達宛溪,與大鳳凰橋水合流。

玉山橋 在城東玉山下,邑人劉昺建。

蔣家橋 在雙溪東北

直溪橋 在直溪鋪。里人王昌齡、楊廷美建。大成橋 ,舊名「破成橋。」 明知縣蕭吉建。

皇清康熙八年,知縣李文敏重建,改定今名。

父子橋 在城東三十里寺溪。里人知府徐鴻起、子貢士徐肇芳相繼各建一橋,土人因名之「計家橋 」 在雙橋東北。

貍頭橋 在蔣山。里人徐鳳建。

折山橋 在折山寺旁。里人王廷宏建。

洪林橋 在城東六十里。明洪武戊申建,宣德戊申修。隆慶中,參議沈寵重修。萬曆中,祭酒湯賓尹重建。

花橋 在洪林東十里。邑人陳叔貞重建。「西溪橋 」 :里人湯僖建。

福田橋 在陽德門乾明寺前。

永豐橋 在陽德門永豐寺前。

觀音橋 在城南五里。明嘉靖中,邑人梅守益修。

趙家橋 在城東南筲箕灣,邑人知府趙瑞建。朱武橋 ,在深溝,邑人知府吳宗周建。

新安橋 一名「阮翁橋」 ,在城南十里夏家渡,明弘治中,歙人阮輝、阮傑建。

皇清順治十年,傑孫知州阮士鵬重修。

橫澗橋 即橫板橋,距城十三里。康熙丙寅年,里人侍御梅鋗倡募重修。

長安橋 王子榮建

永豐橋 湯文質建。二橋水自橫山、逕岩、臺山來。

嶧陽橋 在郡南嶧山下,邑人通判梅繼勳建。城林橋 在烏木溪,邑人進士趙孟爚建。「義濟橋 」 在黃渡,今廢。行人病之。

鳳村橋 在城南二十五里,道入華陽。

雙廟岡橋 在城南三十五里許村山。里人同知梅守立建。

九里橋 在九里山。里人湯昺建。

飛橋 即「引虹橋」 ,在柏梘山,飛流界道,跨岫為梁。宋淳熙中,梅文明鳩族人建。明洪武中,梅清四修。萬曆間,中書梅振祚改建高廣,構亭其上,凡七楹。

顏家橋 在城南一里

柏山橋 在城南溪頭一十里。梅共建。

綠錦橋 在綠錦鋪。康熙二年,僧性佛募建。河沙橋 在城南十五里。邑人徐瑀建,後裔徐自佳相繼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