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4 (1700-1725).djvu/10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臺閣聳,掌上綺羅縣。擷彩迎花麗,藏機引轂旋。竿頭 擎舞豎,獸背挾飛仙。絡繹珠幡裊,婆娑繡帶聯。鳥王 肩大士,蟾窟隱便娟。錦束霞光削,綃輕雪態翩。戈矛 時擊刺,鼓吹逐喧闐。上祀還芻狗,鬼工肖木鳶。誰將 虛景聚,彌使俗情牽。」比屋觀如堵,馳車望若川。歌姬 凝翠黛,遊子滯樓船。作俑雖無後,歆神若有年。《昇平》 人自樂,豪舉事堪傳。

溧水東南二十五里,有烏鯉廟。昔民有女感黑龍於 田野,歸而有娠,產一鯉魚,投於水中,復能變化,隨母 出入。後乘雲而去。母亡,每春時必來墳所。鄉人立廟 祀焉。

溧水道上天生橋,兩山壁立,中一河如帶。其橋乃開 河時所留石棧,故名「天生」,乃明太祖時崇山侯李新 所開也。土人傳侯虐人甚,受剝膚之刑。考之《實錄》,侯 以開河受賞,殊無其說。

先是,秣陵科第稀,相地者謂「水聚於武定橋儒學前, 宜設橋以關水。」因設文德橋,草創以木,後以石易之, 豎極橋下,得一罎,罎中有錦鯉三,又金鎖甲一人以 為鼎甲之兆。嗣是焦、朱、顧相接及第。

孝陵衛觀音寺,觀音座後壁一石,方一丈六尺餘,大 士背石坐,旁視之,大士眉髮正映其中,如對鏡然。 靈谷寺經回祿後,尚有吳偉畫壁三堵。嚴介溪詩「回 廊古壁留名畫,墜葉冷風助梵音」,蓋指此,後不存,姚 元白曾託友人臨之。寺又有寶誌公所遺法被,四面 繡諸天神像,中繡三十三天崑崙香水海,高一丈二 尺,「闊如之」,真齊梁時物。

寶光寺有西域來《貝多婆力義經》,長可六七寸,廣半 之,葉如細貓竹筍殼,而柔膩如芭蕉。梵典言:貝多,出 摩伽陀國。長六七丈,經冬不雕,其葉可寫字。貝多婆 力義,此翻葉樹也。經字大如小赤豆,旁行蠕蠕如蟲 豸,不識其為何經。外以二木片夾之,其木如杉而紋 細緻可愛。南都諸寺中,僅有此經而已。記言:「此《貝葉 經》保護可六七百年。」

祖堂幽棲寺有歷代祖師像,黃貞甫膳部命工臨摹, 載歸天竺供養。復有布履一雙,長可尺四五寸,云是 懶祖所遺。

永慶寺有《古藏經》,板刻工雅,紙色古淡,非宋刊則元 刊也。較今南藏本稍低而狹,以木函之,今無復存。 碧峰寺非幻庵有《沉香羅漢》一堂,乃非幻禪師下西 洋取來者。像最奇古,香更異常。萬曆中有人盜其一, 僧不得已,以他木雕成補之,後忽黑夜,送回前像,羅 漢之靈異可推矣。

南門外小市南去,有善世橋,與天界寺不遠。橋邊有 石碑一通,上刻一絕云:「小澗何年躍馬蹄,白沙翠竹 淨無泥。石橋流水行人過,野路斜陽倦鳥啼。」王介甫 題。乃知橋之所跨者躍馬澗,或以為蘼蕪澗,非也。 天界寺西偏半峰僧舍,有宋磁大士,高可二尺許,云 農夫鋤地得之,田間不損鋤鍬,若有神呵護者。北都 西山亦有宋磁大士身,與《天界寺》等,亦云「得之田間」, 豈神物有對邪?

靜海寺有《水陸羅漢像》,乃西域所畫,太監鄭和等攜 至。每夏間張掛,都人士女競往觀之。

方山定林寺有乳鐘,即所稱「景陽鐘」也。鐘有一百八 乳,乳乳異聲,故名。又有象皮鼓,云是象皮所鞔。 南中以工技著名者,有徐守素、蔣徹、李信之修補銅 器。鄒英學於蔣徹而次之李昭、李贊、蔣誠之製扇骨, 劉敬之之小木,又如濮仲謙之竹器,皆一時絕藝。若 仲謙高雅之士,此其餘事耳,為近時所不及。

黃蘊真,名琳,字美之。家有富文堂,收藏書畫古玩,冠 於東南。吳中都元敬,自負賞鑒。一日同顧華玉聯騎 過美之看畫,元敬謂之曰:「姑置宋元,其亦有唐人筆 乎?」美之出王維《著色山水》一卷,王維《伏生授書圖》一 卷,又出數軸,皆唐畫也。元敬驚嘆,以為平生未見。 《庚已編》,南京貢院錦衣衛指揮紀綱宅也。綱有寵文 皇帝朝,後坐不法伏誅,闔門受殲於是至今每鄉試 時,舉子入院,輒有聲自地中起,歷諸號而止,如萬馬 騰踏者。

建康城北有雞籠山焉。東麓有泉,至清而甘,水旱不 增減。道人令隱構精廬於其陽,酷愛此泉,以為靈液, 思作銘贊。忽夢一人,元巾素衣,謂隱曰:「此泉已有銘 矣。」即高吟云:「源發石中,脈分塵外。如醴之味,與時而 在。」吟罷不見,因勒於石。

秣陵蘆政官舍有荒地三十畝,李升仲水部開池種 蓮,四岸列芙蓉楊柳稍前分畦藝蔬,間以桃李桑柘, 為居民值利。板橋朱楯,虹霞掩映,可為遊觀之資。梅 花開日,水部曾勝集其間,有「花勝巧裁淮浦雪,冷香 歸夢洛陽春」句,都人士傳誦之。

舊五城兵馬曰頭牌、二牌、五牌者,頭牌有印無牌,二 牌、五牌皆有令牌,故云。然夜間巡城,則執牌,指揮使 以下,見牌,皆跪。尚寶司坐廳日,兵馬送查,以物擊之, 以驗不壞。牌銅鑄,身圓如鏡,上如荷葉,有蔕,作孔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