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2 (1700-1725).djvu/8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者甚眾,提點刑獄、權州事折知常棄城遁。甲午,制置司益兵,遣都大提舉茶馬吳總往平之。秋八月癸未,禁黎州官吏市蕃商物。甲辰,五部落犯黎州寨與州,左軍統領王去惡拒卻之。折知常重賂蠻,使之納款。冬十月乙未,黎州五部落進馬乞降,詔卻獻馬,許其互市。按《蠻夷傳》,「部落蠻有劉、楊、郝三姓,淳熙七年十」 月,黎州五部落蠻貢馬三百匹,求內附。詔許通互市,卻其所獻馬。

淳熙十二年春正月。四川制置使留正遣人誘青羌奴兒結殺之。二月置黎州防邊義男按《宋史孝宗本紀》云云。按《蠻夷傳》。淳熙十二年趙汝愚代為制置使。或謂殺降不祥。必啟邊患。汝愚不為動,但分守險要。嚴備以待之。十三年黎州蠻三開入寇,代制置使趙汝愚破之。

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按《蠻夷傳》:「淳熙十二年,趙汝愚代為制置使。明年,奴兒結弟三開果入寇,邊備完固,三開不能攻,走歸。汝愚懸重賞以間群蠻,三開不能孤立,遂以憂死。時虛恨蠻族最強,破小路蠻,併其地,與黎州接壤,請通互市,汝愚以黎州三面被邊,若更通虛恨蠻,恐重貽他日之憂,不若拒之為便。」 帝以其知大體。從之。尋汝愚以定青羌功。加龍圖閣直學士。寧宗嘉定九年。十二月己卯。黎州蠻蓄卜寇邊按《宋史寧宗本紀》云云。按《蠻夷傳》。嘉定元年十二月。彌羌蓄卜。由惡水渡河。寇黎州。破碉子砦。初。蓄卜弟悶巴至三衝。為人所殺。又徙白水村。渡於安靜砦。羌人患之。蓄卜遂與青羌詣邛部州。欲假道女兒城以入寇。守臣楊子謨諜知之,數以貲遺其都王母,俾母假道,時時餽米以濟其饑,蠻人德之。會趙公庀代為都,靳不與蓄卜,遂得假道渡河,攻茆坪砦,掠三松、蠶砂、橫山、三增、白羊諸村。郡遣西兵將党壽禦之,失利,復遣統領王光世往。羌人由茆坪以革船渡河,光世憚之,留屯三衝不敢進。羌人焚掠既盡,渡河而歸。

寧宗嘉定二年,黎州蠻犯邊,官軍討之未下按《宋史寧宗本紀》,嘉定二年二月庚午,黎州蠻寇邊。八月己卯,黎州蠻復寇邊。十二月甲子,四川制置大使司調官軍討黎州蠻,敗績按《蠻夷傳》,「二年二月復寇黎州良溪砦,官軍敗績。」 三年十二月辛巳,黎州蠻請降。

按:《宋史寧宗本紀》云云,按《蠻夷傳》不載。

七年,黎州蠻蓄卜始降。

按:《宋史寧宗本紀》云云。按《蠻夷傳》:「八年二月,蓄卜降。蓄卜連年入寇,皆青羌曳失索助之,守臣袁相遣安靜砦總轄杜軫招降之。」他如浮浪蠻、白蠻、烏蒙蠻、阿宗蠻,則其地各有所服屬云。按:此作「八年」 ,與《本紀》不同。

度宗咸淳三年。權黎州張午。招諭大青羌主歸義。乞用兩林西蕃瑜林。仍賜予加優。從之按《宋史度宗本紀》云云。按《蠻夷傳》。不載。

大渡河部紀事

《總志》:唐文宗太和三年,大容蠻蒙嵯巔悉眾掩邛、戎、 巂三州,陷之。入成都,止西郛十日,慰賚居人,市不擾 肆。將還,乃掠子女、工技數萬引而南,人懼自殺者不 勝計。嵯巔身自殿,至大渡河,謂華人曰:「此吾國境,爾 去國當哭。」眾號痛,赴水死者十三。

懿宗咸通五年,南詔回掠嶲州以搖西南,西川節度 使蕭鄴率屬蠻《鬼主》邀南詔大渡河,敗之。

十年,坦綽酋龍自將督眾五萬侵嶲州,攻青溪關。屯 將杜再榮走,諸屯皆退保。蠻攻黎州,詭服漢衣濟江, 襲犍為,破之。

十一年,坦綽酋龍攻杜再榮,竇滂自勒兵戰。酋龍遣 使者十輩請和,滂信之。語未半,蠻桴爭岸,譟而進。滂 將自殺,武寧將苗全緒止之,殊死戰,蠻稍卻,滂乃遁, 全緒殿而行,黎州陷。

十四年,坦綽、酋龍復寇蜀,緪舟大渡河以濟,為刺史 黃景復擊卻之。蠻眾循河而南,桴上流兵,夾攻瀕水 諸屯。景復敗走還黎州。蠻躡追,為景復所敗。會蠻踵 來,還攻大渡河,偃兵息鼓,請曰:「坦綽欲上書天子白 冤事。」戍兵信之,不戰,橋成而濟,黎州陷。

西川自唐劉闢搆逆後,久無干戈,人不習戰。每歲諸 道差兵屯戍大渡河,蠻旗纔舉,望風而潰。咸通中,長 驅直抵府城,居人有扃戶而拒之,蠻亦不敢扣門也。 嘗有一蠻迷路入廣都縣村墅,里人相率數百輩叫 譟而逐之,蠻一迴顧卻走,如堵牆崩焉。自晝及暝,終 不能擒。致其怯懦如此。又王蜀先主時,雲南寇蜀,蜀 「軍勇銳欲吞之,俘擒噉食,不以為敵,與向前之兵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