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2 (1700-1725).djvu/8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本唐故地,取其故地以刷前日之恥,正以大義謀國 者。」此胡寅之說也。是非迄無定論,以今日觀之,維州 據高山絕頂,三面臨江,不易取,其取也不易守。必欲 復之,要在蓄銳養威,相機審勢,使我有萬全之策,一 鼓而擒耳。而輕動以啟釁,非計之得也。先臣董軒嘗 議欲棄疊溪,移所高屯堡,有「八害三利」之說。夫入松 有二道,東自小河,南自疊溪,皆羊腸一線之逕,如人 兩臂然,胡可廢也?而維州則其後矣。即使無之,不過 太山虧一簣土耳,何足惜哉!

《松潘事宜》
前人

松、潘二鎮為蜀城之右臂,係全省之安危。松潘不守, 則威灌之藩籬不固,而沃壤千里之區亦幾於危薄 而不安矣。此謀國者所以重之也。錢糧則額派全省 正軍之外,益以戍守,不為無見。比年以來,軍伍缺而 不補,錢糧日事剋削,一切因仍苟且之政多,而補偏 救弊之術少。昔人有云:「毋曰胡害,其禍將大。」竊有隱 「憂焉。」

南路番種固多作惡,為地方患,然最稱桀驁者,無如 人荒、沒舌、丟骨三寨也,其次則別柘一寨焉。查得三 寨,真番不多,漢居其半,大約不過五百人。以五百人 終年為害,而莫之一處養兵之謂何?夫不一懲創,則 不知畏懼,故謬為之說曰:「三寨一除,則餘寨可傳檄 而定也。」松潘邊境地方,非戰則守。戰不可常恃,而守 則可以永固,操縱之權,在我而已。南路十五關堡,前 隔大河,後阻重山,大小番姓前後夾居其中,羊腸一 線之路,乃為中國所有之地。如鐵爐溝、走石坡、鴛鴦 橋、石花鞋、奄子灣、木驢溝、掃冰巖、凝冰溝、乾溝子、三 哨嘴、楊廣墩、砲腦溝、老虎石、翟貴哨、石窩墩、關門石、 陡溝子、大小橫梁溝、沙灣、龍溝、秦王箭、鐮刁灣、掃水 巖、涼水井、黃沙壩、索橋頭、五哨溝、乾溝、黃土坎、野貓 壩、石門坎、亂石窖、石蛇兒、𤞑子嘴、龍打溝、洞子溝、沙 灣、麻答嘴等處。「東路有天花石、三岔溝、乾溝子、琵琶 頂、谷、驢兒溝、高哨子、黃土坎、亂石窖、旋風巖、險頭哨、 高子哨、出龍溝、母豬洞、落魂橋、月兒巖、山蔥溝、高哨 子、大灣、老虎石、松坪子、擦耳巖、𩰚老巖、弔巖子、埽子 巖、龍黎兒溝、高橋、雞公嶺、大沙灣、臘菜坪等處,北路 有寡石巖、虹橋關、絕塞墩、鐵門墩、銅柱墩、八呷口、林 燦口、恰乍口、惡柘口、寒盻口、了裕口、麻盻口、唐弄、敵 貢壩、柏木橋、東勝墩等處,俱為番虜出沒路口。來則 逼近官道,肆行劫掠。去則隔河阻山,難以追捕,最為 要害」之處,不可不為之防者。先年何總兵自威茂以 達松潘小河三舍、漳臘一帶地方,官道兩旁修築邊 牆,防護行堵,番夷至今稱便。但年久歲湮,率多倒塌, 有行經數里而基土盡傾者,有曾經補砌而底薄難 恃者,故番夷往來出沒,如入無人之境,亦可憂也。東 北二路稱為稍緩,而南路一帶尤為緊要。「欲為國家 萬年之計,其在南路,必於後山自雄溪、西寧以達蒲 江、北定,直抵鎮平界限,倚就山勢築城一道,城上多 設敵樓,而兩頭盡處鎖以重關,以遏山後之諸番。又 於沿河復何總兵所築邊牆,聯絡墩臺,以遏革河之 諸番。」縱百蠻有羽翼,亦難飛渡。如是而輪班戍軍,可 以盡革糧之所省,歲不知「幾千萬兩,周遭田土可以 屯種,地之所產,歲不知幾千萬石,久安萬全之策,莫 有踰於此者。但山後城工,非大舉動,壓以重兵,且戰 且守,勢不可也。且三寨底平,而同溝諸寨撫處已定, 或可保數十年之安,姑待將來次第舉行之耳。」審時 度力,則沿河官道牆工,似今日之所當為,亦今日之 所得為者,誠不可不為之脩復也。但邊牆可以近守, 不可以遠瞭。又看得敵臺之設尤於遠瞭,為便。欲脩 邊牆,必增敵臺,兼舉之乃萬全也。

「松潘一鎮,五穀不生,戶無百金之產,家無石粟之餘, 誠為絕寨窮邊,而軍民百萬生命所賴為養者,皆懸 於東、南兩路之糧運也。但糧運之數有限,而商販所 取易窮,故於秋成之後,每粟一斗,價銀一錢八分或 二錢,及至經商不通,囤戶坐索高價,每斗增銀至二 錢四五分者有之。甚至青黃不接之時,有錢無米,無」 論齊民,即官員之家,懸釜待爨者亦有之。衣不蔽體, 食不充腸。故有身死未寒,其妻下嫁於部卒,有子備 員竊祿,母餬口於他人。所以百戶徐榮至閉門忍饑 而死。而父母兄弟夫婦骨肉之間,生不相保,死不相 顧者,比比然也。查得《松潘放糧事規》,每年四、六、十、十 二月支實米,其餘月分皆支折色。此先時作者。蓋以 糧運之艱,故支折色多而本色少,所以為糧戶節省 之計,意誠善矣。但所存恤在糧戶而所苦在邊氓,見 其大而不見其小,知其一而不知其二,非中道也。今 照布政司買運松潘一鎮,萬曆七年分各倉糧米,共 該四萬七千六百九十一石七斗八升,而松小等邊 主官舍軍兵孤老共「五千六百八十一員名,客官軍 四千八百一十四員名。若以每月米銀兼支,寔為利 便。如指揮使月俸七石,內實米三石」云云,大約年該 支實米三萬五千八百五十五石四斗,尚剩米一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