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2 (1700-1725).djvu/7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約及十里,汲水維艱,故引深山之水由西門溝以入,使岷江山畔居人皆由此汲焉,故名《濟眾》。

松潘衛城池考        衛志

松潘衛城池 ,周圍九里七分,每里一百八十丈,共計一千七百四十六丈,高二丈六尺。城形:北門至西門包羅山岡,即西崇山也。東南係平地,城內通大江,東入西出,設東、南、西、北四門,西岷頂一門。古設各門,俱有城樓。歷代相傳,屢遭兵火。東西舊樓盡傾,新修小樓,南北大樓,僅存立柱。又兼岷江之水泛漲不時,城垣半被衝頹。衛外城 周圍二里,共計三百六十丈,高一丈八尺。城形方西臨江門,南安阜門,東向明門。此門久閉不開,止開臨江、安阜二門,城門亦半傾圮。

「小河」 城 垣,周圍二里三分,共計三百九十六丈,高一丈七尺,城形長開東南西北四門。《平番》城 垣,周圍二里三分,共計四百一十四丈,高一丈九尺,城形東面方,西面南角圓開南北二門。

漳臘城 垣周圍共計三百一十四丈,高二丈四尺,城形方開東南二門。

松潘衛關梁考        總志

鎮彝關 :在治西二十五里。

西寧關 :在治南三十里。

安化關 :在治南三十里。

歸化關 在治南一百里。

北定關 :在治南一百二十里。

蒲江關 :在治南一百五十里。

望山關 :在治東一十五里。

雪欄關 :在治東三十里。

風洞關 在治南五十里。

黑松林關 :在治東七十里。

三舍關 :在治東九十里。

小子關 :在治東一百二十里。

紅崖關 :在治東七十里。

新鎮關 在治南七十里。又名新塘關。

鎮江關 :在治南一百二十里。

虹橋關 在治北,河西二十八里。

黃勝關 :在治西北四十里。

流沙關 在治西四十里。

古松橋 在治內。舊設石橋,久廢,後建木橋。通遠橋 在治東門外。

歸化橋 在治南一百里。

合江橋 在治東一百七十里。

松風橋 在治東一百三十里。

迎恩橋 在治南門外。明永樂中建,今廢。積雪橋 在治東七十三里。明洪武中建。靖安橋 在小河所治北十一里。

浦江橋 按《明一統志》:「在司城南一百三十里。」 小松橋 ,在治內。

虹橋 :在治北二十八里。

柏木橋 在漳臘北四十里。

馬黃橋 在治臨江門外。按《衛志》云:「古松、小松、通遠、馬黃四橋,俱通岷江。由通遠橋南,分二流入城內,由古松、小松二橋下合一流,出馬黃橋而南,四橋屢被衝沒,城內居民常被其害。隨修隨衝,不容一刻緩焉。」

松潘衛公署考        總志

松潘衛治 ,明洪武十七年設,在西崇山畔。後樓五間,前立廣淵庫,外有庫吏小廳一座。前設大堂、月臺,下有皂隸房,東西列六房甬道。前為儀門。儀門外東建五顯神祠、大士廟、福神祠,今俱廢圮,僅存基址。

皇清順治辛丑,衛守備徐綱重修大堂,《廣淵庫》,止存。

牆壁。後樓止存梁柱。康熙二十二年,衛守備賈尚謀捐俸修理。大樓兩旁板房二間,川堂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