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2 (1700-1725).djvu/5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五衛總

東至烏蒙府界五百里

西至常郎堡,生吐蕃界五十里。

南至雲南武定府界七百八十里。

北至寧蕃衛界一百四十里,過界抵寧蕃衛一百九十里,又至越嶲衛三百八十里,又至鹽井衛二百里,又至會川衛五十里。

至省城一千四百八十里。「至。」

京師一萬一千五百里

東西廣一千六百七十里。南北袤一千三百里。

形勝附

五衛總

疊嶂週圍,百蠻環繞,東距烏蒙,西控吐蕃,南帶金沙,北連黎、雅。「玉虛、金沙,會川標其勝;瀘河相嶺,越嶲著其雄。」 鐵石打沖,鹽井之勢險也;瀘沽九盤,寧蕃之扼要也。建昌峙其中,則又以四衛之形勝為形勝也。誠為三巴鎖鑰,六詔咽喉,蜀邊重要之地。

《建昌志》:「山清水秀,土廣人稀,田地膏腴,市井荒陋,有青草黃茅之瘴。」

又云:「邊陲,形勝之地。」

《會川志》:「金沙環遶於東南,玉虛鎮拱於西北。」 《鹽井志》:「南有柏林之聳翠,北有龍潭之盤迴。」 《寧蕃志》:「東枕長河,西接吐蕃,南接建昌,北鄰邊隘。」

《越嶲志》:「東望岷峨,西接吐蕃。」

建昌五衛星野考       總志

五衛總

《天文》:「參星《入觜》三度。」

建昌五衛山川考 總志五衛總志合載

建昌衛

呂金坡山 在治西四里。昔土酋呂金居此。瀘山 在治南二十五里,山頂有青牛宮、青羊宮、玉皇閣、王母殿、三教殿。山腰有大佛寺,係七佛道場。明建文時敕封為「光福寺。」 天光水色,綠樹煙雲,古柏蒼松,鳥啼花放,四時掩映。柏樹下有仙腳石跋,巍然建治偉觀。

天王山 :在治西一十五里,上有天王廟。按《越嶲衛》亦載此山。

青山 :在治北三十里。上有松林,四時青翠,因名。

螺髻山 :在治東二百里。山勢高聳盤曲,狀如螺髻。

鹿角山 :在治東一百一十里。山峰尖削,狀如鹿角。

涼山 ,「在治東一百三十五里,群峰嵯峨,四時多寒。」

落腰山 :在治南六百二十里。

木托長山 在治東二十里,山外有營汛居民。「東河 」 ,在城外,源出涼山吽沽地,入西寧河,合金沙江。

安寧河 在治西十五里窯山外。源出寧蕃衛蘇州,入打沖河,合金沙江。

寧遠河 在寧遠門外。源自青山麓流出,西南合瀘水入金沙江。

懷遠河 在大通門外。源出東北山麓,經城南合瀘水入金沙河。

瀘水 在治南一十里,源自吐蕃,南入金沙江。《元史》云:「其水深廣而多瘴,鮮有行者。春夏常熱,可燖雞豚。」

熱水池 在治北七十里。池水常熱,流入越溪河,合瀘水,接金沙江。

《邛池 建昌衛》治南瀘山腳下,《文昌帝君六十五化之遺跡。有詩》云:「恃勢凌人不可為,無辜母子被誅夷。含冤入地痛極矣,不共戴天良以之。諸呂後身同一邑,雙親乞命時在斯。海波平陷四十里,還我當年受百罹。」

海子 :在治東一十五里。

倪家井 在城南,其水清甘,居民日汲不竭。瀑布井 ,在南三十里,自山頂流下,狀如白練。會川衛

玉虛沙山 :在治西北四十里。其山高聳,中有白沙。

土白山 :在治東南三十里。土產石,綠有二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