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2 (1700-1725).djvu/4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見丈土著、開墾上中下田地、共二百三十一頃四畝一分四釐四毫八絲

見載稅糧七百三十八石一斗八升二合一勺三抄七撮。

見徵大糧銀四百九兩七錢九分三釐四毫八絲五忽一微八塵四纖。

見載人丁五百七十五丁,八升三合六勺四抄五撮六圭三粒。

見徵丁銀六百五十二兩八錢四分五釐一毫四絲六忽二微二塵二纖。

以上實徵《丁條》糧銀一千六十二兩六錢三分八釐六毫三絲一忽四微六纖。遇閏加徵銀一百二兩八錢一分四釐三毫九絲六忽一微八塵三纖。

歲支存留俱無

課程

原額茶課銀一兩六錢九分三釐八毫。

《鹽引雜稅》銀六百一十三兩一錢七分三釐二毫三絲五忽。

茶引稅銀五十兩

《茶引》二百張,每引載茶一百斤,徵銀二錢五分,存留歲支俱無

遵義府風俗考        府志

本府。遵義縣附郭。

《華陽國志》:「婚姻以氈矢為聘粧,燕樂以歌舞為佳會。會聚皆重盛服,出入喜佩刀劍,頗尚學業,少威儀,多怯懦。」

《圖經》「敦龐淳,固悉慕《華風》。」

四時常春冬不寒冽

男女多樸質,人士悅《詩》書。

宦儒戶與漢俗同,惟彝人則椎髻披氈。

以射獵伐山為業,信巫鬼,好詛盟。

《遵義縣志》:「土闢民聚,悅詩書,崇儉樸。」

桐梓縣

「崇節儉,薄奢侈」 ,有淳厚之風。

綏陽縣

敦龐醇固耕織為業

真安州

以「元宵為年禮,天神享歲飯」 ,未變故習。

「樸實敦厚」 ,耕耘為生。

仁懷縣

俗醇土厚,風氣隆冬不寒。

遵義府祠廟考        府志

本府。遵義縣附郭。

「風雲雷雨山川壇 」 在治南。

社稷壇 在治西

郡厲壇 在治北

城隍祠 在府治西

關帝廟 在東門內

文昌祠 在府治中

三皇廟 在治西

高巖廟 在治東十里

崇德廟 祀秦太守李冰,在城南二里縣學右,郡人以六月二十四日神誕祀之。

普澤廟 唐經略安撫趙延之水旱禱,輒應。宋慶曆間,賜廟額「普澤」 ,封威烈侯。明洪武初,載在祀典。歲以七月十二日神誕,有司具牲醴致祭。在城南二里。今廢。

忠烈廟 祀宋武翼大夫楊燦,度宗賜額「忠烈」 ,今廢。

忠顯廟 祀宋武功大夫楊玠,度宗賜額「忠顯」 ,今廢。

三公生祠 :在桃源洞口。祀總督侍郎李化龍、總督侍郎王象乾、方伯崔應麒。

桐梓縣

「風雲雷雨山川壇 」 在西城外。

社稷壇 在城南

邑厲壇 在東門外一里。

城隍祠 在治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