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2 (1700-1725).djvu/4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松坎驛署 :在治北一百里。

「義塚 」 在北關外,計地三畝,建立一處。

綏陽縣治 。康熙二十一年九月內奉頒。

御書「清慎勤」匾額、懸於大堂。

「義塚 」 在天臺山陳村,計地六畝,建立二處真安州治 。康熙二十一年九月內奉頒。

御書「清慎勤」匾額、懸於大堂。

樂源驛署 :去治東六十里。今毀。

樂道驛署 :去治西七十里。今毀。

義塚 在古鳳山。計地三畝,建立一處。

《仁懷》縣治 。康熙二十一年九月內奉頒。

御書「清慎勤」匾額、懸於大堂。

「義塚 」 在北關外,計地三畝,建立一處。

遵義府學校考    總志府志合載

本府

遵義府儒學 在城外鳳山前。明洪武三十年,設播州長官司學。永樂四年,改宣慰司學。萬曆二十八年,改流置府學。三十七年,知府孫敏政改建縣署左。崇禎十一年,知府黃立言、知縣胡崇明仍建城外今地。其明倫堂在大殿左,東廡、西廡,戟門、櫺星、泮池、臥碑、禮器、樂器庫、經籍庫俱有。

皇清康熙二十五年三月內奉頒。

御書《萬世師表》四字匾額、懸於正殿。

遵義縣儒學 :在城外獅子橋南。昔原未設。

皇清康熙八年署府事成都府通判馬御世《申詳》巡

撫張德地創建,康熙二十五年三月內奉頒。

御書《萬世師表》四字匾額、懸於正殿。

學田 在縣北五十里羅五壩,共一十七畝八分,載糧八錢二分七釐九毫。

外州縣

桐梓縣儒學 在縣署左,明萬曆二十九年,知縣王桂建。原附「府學。」

皇清康熙初,巡撫張德地題請專設。康熙二十五年,

三月內奉頒

御書《萬世師表》四字匾額、懸於正殿。

綏陽縣儒學 明萬曆二十九年,知縣詹淑建。原附府學。

皇清初始專設。康熙二十五年三月內奉頒。

御書《萬世師表》四字匾額、懸於正殿。

學田 在縣西南三十里「金竹朗水」 ,一十三畝七分,載糧八錢三分八釐六毫。

真安州儒學 舊址在唐都壩,相傳唐時建學於此。明萬曆三十年,知州郭維屏改建城南門外一里許。三十六年,府同知署州事詹淑改於城內州署右。三十七年,知州艾應甲重建。

皇清康熙二十五年三月內奉頒。

御書《萬世師表》四字匾額、懸於正殿。

仁懷縣儒學 在分司前,知縣陳王道建,原附「府學。」

皇清初始專設。康熙二十五年三月內奉頒。

御書《萬世師表》四字匾額,懸掛正殿。

遵義府賦役考        府志

本府

康熙二年奉行清丈,至康熙二十一年止,見丈土著,開墾新舊上中下田地共五千六百三十五頃三十四畝七分八釐四毫八絲,見載稅糧一萬一千九十五石一斗八升四合九勺八抄七粒。

見徵《大糧》銀一萬四千九百九十八兩九錢八分五釐三毫八絲七忽一微四塵。

見載人丁七千二百六十二丁六斗九升七合二勺九抄三撮一圭三粒。

見載人丁銀三千七百五十六兩七錢三毫一絲九忽二微二塵九纖。

以上實徵《丁條》糧銀一萬八千七百五十五兩六錢八分五釐七毫六忽三微六塵九纖。遇閏月,該徵閏銀一千兩四錢九分一釐五毫八絲六忽九微一塵。歲支、存留俱無。

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