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1 (1700-1725).djvu/8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亟伐鼓鐘,光佇片時,水湧數丈,漂沒河岸數百家。河 岸崩決自此始。

嘉定州部雜錄

《後山談叢》:「嘉州舊產紫竹、楠、榴、櫻、木等,仕於蜀者競 採之以為器,人甚苦之。吳中復作《嘉陽四詠》詩以悼 之。」

《蜀都雜抄》:「蜀中山水稱嘉定,自古名人寓居其間,漢 則揚子雲,晉則郭景純,唐則李太白,宋則蘇東坡、黃 山谷、晁公武。」

咸淳間,文尚忠字敦詩,隱居峽江,愛邑西江山之勝, 並「大觀堂築二亭,前臨翠嶺,下瞰大江,暇則擊鮮治 具,招避地名勝,相與登臨觴詠為樂。」

嘉定州有鳥,一名山和尚,一名雨道士,堪作對偶。按: 「雨道士」,《州志》所載是水道士,對「山」字更工。

揚雄曾寓此。城西一里有「揚雄山」,石洞幽邃。

王勃《春思賦》云:「旅寓蜀巴,《浮游歲序》。」又云:「北來作客 住臨邛。」則泥谿、麻坪之詩確矣。

飛來廟基,古名隴鼻頭山,相傳自唐時飛來,世遠無 攷。但按淳化景祐《斷碣》略云:「廟址神所自擇,常一夕 有風雷之變,遲明,有殿巍然,因有飛來之名。云來時 過丹稜,遺一枋,今其地有弔枋池,人每見枋浮水面, 少頃復沒」,而此殿後柱果缺一橫枋,後屢有補之者, 竟不克成。門外有石二,圍約三丈,高六尺餘,上有門 限痕跡。當年曾有鐵鑄門限,人不敢進,進者輒迷惑, 禱祀者不敢近。廟在一里外,望廟而祀,迄今地名紙 錢街,謂焚楮於其地也。後某縣令識其廟之凶,由門 限率縣民將鐵門限撤去,人始得進廟即以鐵鑄四 牛,為山溪橋墩,迄今猶以鐵橋河名,即其遺事也。 蘇子瞻云:「自慶曆、皇祐以來,蜀始創筒」井,圜刀鑿如 碗大,深者數十丈,以巨竹去節,牝牡相銜為井,以隔 橫入淡水,則鹹泉自上。又以竹之差小者入井中為 桶,無底而竅其上,懸熟皮數寸入水中,氣自呼吸而 啟閉之,一筒致水數斗。按:此鹽井取水之法,至今猶 然,人但知食鹽,而不識其法之所自始,故附載之。 《蜀中廣記》云:「平羌縣,本漢平羌戍,在榮州應靈縣界」, 則榮州當日一州轄六縣可信已。

《春明夢餘錄》:「峨眉抵鎮西新開路:自峨眉縣至箭坪 公館、金口堡、玀𤞑公館,入水路至嘉定,自嘉定至板 房堡、一碗水堡、龍溪溝溪、木坪公館、麻溝堡、舒快公 館、小菩薩堡,不一百五六十里至鎮西。」

嘉定州部外編

《嘉定志》:「宋太平興國七年,嘉州通判王袞奏住峨眉 山,提點白水寺。忽見光相寺西瓦屋山上皆變金色, 有丈六金身。次日午間,有羅漢二尊空中行坐,入紫 色雲中。」

明初,凌雲寺鳴洪鐘。一夕大雷雨掣鐘去,墜於淵,蓋 「龍宮惡聞之也」,至今不敢大聲撞焉。

明初,州人鄧志德,號「梅雪道人」,世工畫,尤善塑,今《凌 雲》諸像,皆出其手。志德每作畫,必閉室靜坐,雞犬皆 遠之,如是者數日而後下筆。嘗畫一鍾離,有客館其 家,窺見此仙晨出而暮返,懇得之,獻於藩府,得百金 云。

正德辛巳,有丐者夫婦弄猴覓食,寓白塔山。一日,丐 夫死,瘞之塔旁,猴日夜守而號。亡何,丐婦又招一夫, 猴起,揶揄之,令之作技,不應,鞭之入夜走,先丐瘞所 號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