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1 (1700-1725).djvu/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文矯僣,伯玉之言,有味於其中矣。彼傅、呂者,本好曆 數才技之書,但能略顧大體,耑務記覽,以濟其末學, 詎可引伯玉而為之等齊耶?杜子美、韓退之,唐之偉 人也。杜云:「終古立忠義,感遇有遺編。」韓云:「國朝盛文 章,子昂始高蹈。」共推尚伯玉之功也如此,後人或以 己見而遽抑之,人之材識,信夫有相絕者矣。同當時 常欲具疏於朝廷,以辨伯玉之不然,會除外官,不果。 癸卯春,伯玉縣人金華道士喻拱之過門,言其令龐 君子明於本觀陳公讀書堂舊基,構大屋四楹,題之 曰「拾遺亭。」棟宇宏豁,軒楹虛顯,步倚眺聽,依然風尚。 將紀其實,願煩埶事。同曰:「伯玉,同之郡人也,昔不幸 而死於賊簡之手,心」嘗悼之矣。今不幸而不得列於 「佳傳,是故懇懇欲一為之伸地下之枉爾。記此何敢 妄?」遂述前事,使揭於亭上,聊以闡獨坐之幽。其山川 之勝,登臨之美,古今不易,有《子美之詩》在焉。

《梓州中江縣新堤記》
前人

縣為江所環,因名之。其源蓋出於綿之龍安鹿爬山, 初若二帶,其深纔漸車。至神泉,始與諸谷瀵水會為 一。西至於羅江,南至於陽平匯,東南復吞旁流,迺浩 漾為洪波,浮於縣之西郊,歷坤隅,勢頗壯猛。南汪折 而東,斗且閼,遂㢋擊左岸,土毳善崩,歲歲內蝕,若刳 以刃,若掃以帚。邑人惴恐,弗安厥居。治平二年春,河 內廖君子孟為之。今將解去,尚防遺敝及此。即行視, 嘆曰:「是將禍於後者夫!吾不為地陂而民魚有日矣。」 於是料材課工,趣之成期,補垣墊漏,填築堅垍,以循 公而推乾之。其夏大雨,浲潦屢集。至此力不勝,迺逶 迤讓行,復走故道。積填累塗,隱為金堤。望之岌然,直 偃橫斷。初民來觀,萬首如蟻,朋行旅聚,讙譟踊躍,詠 誦令德,《老穉》一口。其曰:「秦之冰,唐之廉、瓊,嘗以水利 遺民,民至於今,神祀之。吾廖君殄水害於吾邑,吾邑 之人又將何以報之哉?謹當戒告子孫,即其地以祠, 世世不敢忘也。」君聞之笑曰:「過矣。此所以盡吾之所 為者,曷足以云爾之德耶!」貢士賈汝奇等二百人,皆 趨進而言曰:「夫古之賢者,凡是建立,豈與夫蒙其利 者,必固徼其所以見思者耶?蓋仁惠浹人,其久愈深, 雖欲已之,自不能矣。竊謂君之懿迹,與古何愧,當附 之金石,以信於萬年。」君又笑曰:「過矣,愚何當此!願毋 言,謹以謝諸君。」汝奇等退,以圖以書請余求文,其言 如此。余受之曰:「是可紀也。」迺為論次其所以云,堤凡 大小五,其長共三十七丈,高一丈,廣倍其高,用人三 萬,計日四十五。堤既成,無有一人議之曰:「不可者噫? 如君者賢令矣。」

《送趙大資再任梓州詩序》
前人

上五年秋七月,丞相以成都守臣當更具所以宜往 者名氏,陳於上前,曰:「是其職序才業,皆可以稱其任, 惟上之所擇者。」上凝神久之,且曰:「今海內之蕃域,號 為至重者,舉莫若吾之全蜀。壤土衍沃,民俗豐夥。外 之則八國種落,賴之以綏輯;內之則四道郡邑,倚之 以康靖。得人而重固,異他所。須智略沈辯,威惠肅給, 厭輿論之所與,慰遐陬之所欲者,始為其人矣。我有 耆哲,宛在東土,是嘗屢以仁愛明恕,撫吾西南之民, 其民懷服其信厚,逮今未聞有輒敢一日忘去者。此 將煩之。再涖於彼,莫謂往制無循襲。」丞相奉被上旨, 乃曰:「聖慮所及,度越常議,選委良帥,以遺井絡,遠人 蒙慶,不勝至幸。」於是以資政殿大學士召公於營丘。 大斾過國,詔趣見上,眾悉謂公輔臣,必以遠解。既對 便坐,獨奉天語,雍容啟問,移漏累刻,惟以願得亟裝 出都門,併驛臨治,以副上之所以待下之意,訖不以 私請自免,以圖便安,遂行。上褒嘉之,驛使勞諭,眷委 之厚,無與為較。先是,公二紀之中臨於蜀,蜀人既聞 公來,男呼於道,女讙於竈,皆曰:「我之匙著安於食而 枕簟樂於寢者,不圖今日復因於我公矣。」公既至,簡 條目,去苛異,刷滌梗垢,磨盪昏瞀,群疑革而冰消,大 擾息而波澄。未逾月而梁岷之下,宴然已為樂國矣。 同昔者嘗聞之於公曰:「夫感物患乎有心,有心則接 於物也,泥而不博;臨理貴乎無欲,無欲則燭於理也, 明而不闇,泯諸妄慮,照以正見,則天下之治,安有所 謂齟齬而難治」者哉?蓋公素事如此,以為身術,故入 匡喦廟,出殿巨屏,曾不以內外為輕重,而一以其所 無事者為政治之本。凡取知於君而獲愛於民者,其 將繇此者與?同常欲有所論譔,以記公之休懿,會赴 官,道出門下,公因授以《送行詩》一篇,俾同為之序。同 乃述上之所以復用公於蜀與公之所以得蜀人之 歡心者,題其篇首。詩自《韓魏公》而下凡若干章云。「熙 寧六年上元日謹序。」

《送馮梓州序》
秦觀

上即位之明年,有詔侍從之官各舉部使者二人,故 龍圖閣直學士滕公與二三耆老,皆以馮侯、叔明應 詔,即日除陝西路提點刑獄公事。觀嘗問於滕公曰: 「馮侯何如人?」公曰:「有守君子也。」觀曰:「何以知之?」公曰: 「昔高平范公之帥環慶也,環將种古以寧守史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