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09 (1700-1725).djvu/5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敘州府祠廟考    總志縣志合載

本府。宜賓縣附郭。

社稷壇 在治西

「風雲雷雨山川壇 」 在治南。

郡厲壇 在治北

文昌祠 在府治西

城隍廟 在府治北

關聖廟 在北城外

東嶽廟 在江北

川主廟 在治南隅

土主廟 在治北

黃文節公祠 在治北,祀黃庭堅。

「五賢祠 」 ,在治西翠屏山上。有濂溪、明道、伊川、橫渠、晦庵遺像。

孝節祠 在治西二里。有孝子隗相、吳順、吳審、節士、任永、費貽孫鋐像。

順利廟 在府南。蜀牂牁大守陳立有功於民,郡人立廟祠之。

蕭公廟 在治東合二城門之中。江西王懋泰重建。

馬神廟 在治西。康熙乙丑年,遊戎陳燄重建。三聖廟 在治西。

武侯祠 ,在江北,與山谷祠並。

涪翁祠 在江北

曾公祠 在北門內

江主廟 在治東南合江門外,俯兩江會合處,祀漢丞相參軍馬謖,歲久而圮。康熙乙丑年,內經歷袁朝鼎率楚商重建。

楊公廟 在治內

楊四將軍廟 在北關。臨江,守戎張明德建,慶符縣。

社稷壇 在治西

「風雲雷雨山川壇 」 在治南。

邑厲壇 在治北

江主廟 在治北,祀漢馬謖。

土主廟 在治西,祀陳公。

于公廟 在下橋

東嶽廟 在拱極門外

城隍廟 在治南

武侯祠 在治內,今圮。

崇功祠 祀撫軍曾省吾,因平九絲蠻有功德於民,故祀之。今圮。

五公祠 肖明縣令周璧、吳國玉、李嘉會三像於中。後萬曆三十五年,縣令葛楚士、萬曆四十年,縣令宋進儒教養兼善。士民添塑於內,扁曰《五公遺愛》。今圮。

富順縣

社稷壇 舊在南門外

風雲雷雨山川壇 舊在南門外。

「無祀鬼神壇 」 舊在南門外。

關帝廟 在治西

呂光廟 在治西,祀後梁王呂光。

金川廟 ,《九域志》云:「鹽井神也,神姓王,井主梅澤。梅本彝人,見石上有泉,飲之鹹,遂鑿石百丈,泉上出,煎之成鹽。梅死,廟祀之。」

城隍廟 在治東北稍後,嘉靖七年建。

龐士元祠 在治東一里。

土主廟 在治西。其神姓卞。秦惠王時,擒鰲治水有功。

「川主崇應祠 」 在治東。

升澤廟 在治西,旱禱輒應。

壽亭侯廟 在東門外

南溪縣

社稷壇 在治西

「風雲雷雨山川壇 」 在治北。

烈女黃帛氏祠 在縣治前,嘉靖中重建,今燬《長寧縣》。

社稷壇 在縣東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北門外。

邑厲壇 在縣西

忠祐祠 在治東北。宋建隆、乾德年間,柳光熙為南彝巡檢,恩威並著,攝服蠻彝,身後屢著靈應。宋封為長寧土主之神。元封為崇應侯。明永樂中,加封靈濟福靈顯惠公。政和六年,建祠三層於東郭外。鄉人崇祀,至今不衰。詳見《李永通碑記》。後祠殿傾圮。

皇清康熙元年,知縣楊煒重建正殿三間。

關聖祠 在治北郭外,後漢建,寇亂焚燬。

皇清康熙八年,典史趙自體重建正殿三間,周圍牆。

垣樓門,知縣常紹先裝塑聖像及左右將帥。東嶽廟 ,亂後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