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05 (1700-1725).djvu/10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僧綱司 在府治東,萬壽寺內。

豐贍倉 在府治東

隴西縣治 在府治北。金大定間,管縣千戶張瑁建。明洪武初,知縣王支修。永樂初,縣丞趙德韶重修。萬曆四十一年,知縣龍際明改建城東南,獄仍舊。

縣丞宅 仍舊址

典史宅 仍舊址

盤茶公署 在府治西北。

預備倉 附「豐贍倉。」

養濟院 在城內西北角。

漏澤園 在城東百步許。

外州縣

安定縣治 在城內街東,另闢一巷,四面與民居無接。明洪武四年,知縣周杰刱建,以後相繼修葺。大門為鼓樓、儀門,左為土神祠,右為獄。大門外有旌善、申明二亭。

縣丞署 在正堂左

典史署 在正堂右

察院 在縣東百步許

布政分司 與「按察」 分司近。

按察分司 與縣治對

府行署 在縣街之左。今廢,以張家司代之。巉口巡檢司 在縣北五十里。

稅課司 在縣治北,今廢。

陰陽學 在縣治東

預備倉 與「廣富倉」 近。

廣富倉 在縣治東北

會寧縣治 在城內西北隅。明洪武初,因元舊治,知縣郭斌經始。永樂間,知縣王澤重修。成化間,知縣翟良佐增修。正堂五楹,堂左為土神祠。儀門外東為迎曦樓,西為榜房。大門外有旌善、申明二亭。

典史署 在土神祠右

察院 ,在縣東三百餘步。

布政分司 在察院東

按察分司 在布政司西。

府行署 在縣治東數十步。

青家驛巡檢司 ,在縣東九十步。

稅課司 在縣治東,今廢。

陰陽學 在縣治南

醫學 在縣治東南

僧會司 在萬壽寺內

廣定倉 在縣北,今圮廢無跡。

養濟院 在北郭

漏澤園 在縣西門外一里。

通渭縣治 在前街。北接城牆,西鄰儒學,東邇民居,南面街道。明洪武四年,主簿徐復觀創建。成化十二年,知縣董敬增修堂五楹。儀門左為土神祠,右為獄大門,有譙樓。年久廢壞。萬曆四十一年,知縣劉世綸捐俸重修。又增重輕監一所,以差等罪人。街東西創修旌善、申明二亭。糧廳 在堂西。

幕廳 在堂東

察院 在縣西

布政分司 與「按察」 分司近。

按察分司 在縣東

府行署 在分司東

陰陽學 在縣治南

醫學 在縣治東南

僧會司 在報恩寺內

預備倉 在縣南

養濟院 在草場西

漏澤園 在縣西二里

漳縣治 在城中街北,元鹽川寨舊址。明洪武三年,知縣王莊建。正統中,知縣李之本重修。堂三間,儀門左為土神祠,右狴犴。大門有譙樓,門之外有旌善、申明二亭。

典史署 「在大堂左。」

布政分司 在縣治西。明正統十年,知縣李瑞建。

按察分司 在縣治西。明洪武二十五年,知縣崔士能建。

陰陽學 在縣東

醫學 在縣南

僧會司 在縣西

倉 在驛門西

寧遠縣治 在城中偏西而北向。宋崇寧,知寨王淵建,門則南向。明洪武「二年,知縣劉冕改修。正德十一年,知縣江萬玉增修。嘉靖十一年,知縣陳《官大》加修治,改門北向。」 萬曆十二年,知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