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99 (1700-1725).djvu/6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四百七十四卷目錄

 汝寧府部彙考八

  汝寧府風俗考

  汝寧府祠廟考

  汝寧府驛遞考

  汝寧府兵制考

職方典第四百七十四卷

汝寧府部彙考八

汝寧府風俗考        府志

府總

汝南風俗,秦以前莫可攷矣。載稽往籍,如《史記》曰:「汝南,西楚也。其俗剽輕易發怒,地薄寡積聚。」 《東漢書》曰:「汝南俗有月旦評。」 《晉書》曰:「汝、潁多奇士。」 《漢地理志》曰:「汝南之俗,皆急疾有氣勢。」 《隋志》曰:「人性躁勁,風氣果決,尚淳質,好儉約,喪祭婚姻,率漸於禮。」 《輿地志》曰:「人性清和,鄉閭孝友,男務耕闢,女修織紝。士風習尚,文質彬彬」 ,此其大略,有足睹者。歷代遞降,寖以衰微,明初復還淳樸。聞成、弘間,官解疵政,野無惰農,民各甘其服食,安其田里,有至老死不識闤闠者。其士風敦厚,文章器業,居然大雅。宴會惟卜其晝,稱呼多以字行。塗遇長老,逡巡引避,罔敢以賢貴驕人。公家之稅,無煩鞭扑,村落之間,不見追呼,何其淳也。迨於晚近,風靡俗蕩,澆偽日滋,有難以更僕數者。寇訌以來,人心厭苦兵革,憔悴無聊,漸以「樸略」 相尚,更與之休息無為,化行俗美,其庶幾哉!

冠禮久廢,惟士大夫家有行之者,亦未嘗數數然也。至明末時,輕薄子弟,厭常𩰚奇,巾襲晉、唐,衣雜紅紫,競相慕好,汰侈無巳,實為服妖。今則惟遵國制矣。

婚則先以媒妁,次乃交讌。仕宦望族,問名納采,親迎奠鴈,豐儉合度,一秉於禮。窶人不問,聘幣資裝,婚嫁及時,間或論財,眾共誹笑。

喪則棺槨衣衾,朝夕哭奠,略放《家禮》行之。其豪有力者,務為誇侈,客至張筵,伎樂雜遝,諷經供佛,旛幢繽紛,窀穸之日,冥器芻靈,充塞衢路。無論中人之產,竭厥從事,即薦紳學士,亦復爾爾。則俗之漸人深矣。

祭祀士大夫間有家廟,或從中堂、內寢,設主供奉。春祠、秋嘗,籩豆有踐。齊民但祭於墓。酹酒焚楮,多所疏略。至於叢神社鬼,則大醵金錢,刑牲伐鼓,以徼福於渺渺,是謂「悖禮。」

歲時節物

立春日,有司率士民迎芒神於東郊,飲春酒,啖春餅。伶人為《魚龍、角觝》諸戲,遠近競觀。

正旦祀天地祖先,拜尊長親識相賀。

元夜張燈火,樹銀花,聲歌簫鼓,殆三夕不絕。春分釀酒,《三月三日戴薺花》。

清明封墓祭奠,插柳踏青,作《鞦韆戲》。

穀雨禁蝎

四月八日浴佛

端陽,食角黍,飲雄黃酒。兒女繫五色絲,佩菖蒲,簪艾虎、榴花以辟惡。

六月六日曝衣

《七夕乞巧》,是月望祭墓。

中秋,列瓜果酒餅,拜月宴飲。

九月作棗糕相餽送,登高簪菊飲茱茰酒,十月一日祭墓燎寒衣,

十二月八日啜臘粥

二十四日,祀竈,掃舍宇。除夕,易門神,桃符爆竹,焚蒼術。門庭內外各燃火,老穉團飲,曰「守歲。」

汝寧府祠廟考        府志

汝寧府:汝陽縣附郭。

社稷壇 在府城西南。明洪武初,通判董煥建。成化十年,移置崇王府端禮門右。兵火之後,祀典久廢。

皇清順治十八年,知府金鎮始於舊址重建,舉行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府城南三里許。明洪武初,通判董煥建。成化十年,移置崇王府端禮門右。兵火之後,祀典久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