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95 (1700-1725).djvu/3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行乎百王之末,俾夫淫者懼,佞者慚,睿者思,忠者勸, 其為式也,不亦大哉!而夫子謂殷有三仁,豈無微旨? 嘗敢頌之曰:存其身,存其宗,固仁也;存其名,存其祀, 亦仁也;忘其身,存其國,亦仁也。若進死者,退生者,狂 狷之士將奔走焉;褒生者,貶死者,宴安之人將寘力 焉。故「同歸諸仁,各順其志,殊塗而同歸,異行而齊致, 俾後之人優游而自得焉。」蓋《春秋》微婉之意也。必將 建皇極,敘彝倫,擴在三之規,垂不二之訓,以詔於世, 則夫人臣者,既移孝於親而致之於君焉。有聞親失 而不爭,睹親危而不救,從容安地而稱得禮,甚不然 矣。夫孝於其親者,人之親皆願其為子;忠「於其君者, 人之君皆欲其為臣。」故歷代帝王,莫不旌顯。周武下 車而封其墓,魏孝南遷而創其祠。我太宗有天下,禋 百神而盛其禮,追贈太師,諡曰「忠烈。」申命郡縣,封墓 葺祠,置守塚五家,以少牢時享,著於《令甲》,刻於金石。 於戲!哀傷列辟,主食舊封。德為神明,秩視群望。身滅 而名益大,世絕而祀愈長。然後知忠烈之道,其感激 天人深矣。天寶十祀,余尉於衛,拜手祠堂,魄感精動, 而廟在鄰邑,官非式閭,刊石銘表,以志丕烈。詞曰:「糜 軀非仁,蹈難非智,死於其死,然後為義。忠無二體,烈 有餘氣。正直聰明,至今猶視。咨爾來代,為臣不易。」

《箕子廟碑》
柳宗元

凡大人之道有三:一曰正蒙難,二曰法授聖,三曰化 及民。殷有仁人曰箕子,實具茲道,以立於世,故孔子 述《六經》之旨,尤殷勤焉。當紂之時,大道悖亂,天威之 動,不能戒,聖人之言,無所用進。死以併命,誠仁矣,無 益吾祀,故不為。委身以存祀,誠仁矣,與亡吾國,故不 忍。具是二道,有行之者矣。是用保其明哲,與之俯仰, 晦是謨範,辱於囚奴,昏而無邪,隤而不息。故在《易》曰 「箕子之明夷。」正蒙難也。及天命既改,生人以正,乃出 大法,用為聖師,周人得以序彝倫而立大典。故在《書》 曰「以箕子歸作《洪範》。」法授聖也。及封朝鮮,推道訓俗, 維德無陋,惟人無遠,用廣殷祀,俾夷為華,化及民也。 率是大道,聚於厥躬,天地變化,我得其正,其大人歟? 於乎!當其周師未至,殷祠未殄,比干巳死,微子巳去。 向使紂惡未稔而自斃,武庚念亂以圖存,國無其人, 誰與共理?是固人事之或然者也。然則先生隱忍而 為此,其有志於斯乎?唐某年作廟汲郡,歲時致祀。嘉 先生獨列於《易》象,作是頌云:「蒙難以正,授聖以謨。宗 祀用繁,人民其蘇。憲」憲大人,顯晦不渝。聖人之仁,道 合隆汙。明哲在躬,不陋為奴。沖讓居禮,不盈稱孤。高 而無危,卑不可踰。非死非去,有懷故都。時出而伸,卒 為世模。《易》《象》是列,文王為徒。大明宣昭,崇祀式孚。勒 厥《頌》辭,繼在後儒。

《屏盜碑》
五代周杜靴

大周推誠翊戴功臣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徒使持 節衛州諸軍事衛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國太原 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郭公屏盜碑》朝請大夫行右 補闕柱國臣杜韡奉敕撰翰林待詔登仕郎守司農 寺丞臣孫崇望奉敕書臣聞漢宣帝知民間之事,則 曰:「共理者,其惟良二千石。」唐太宗為天下之君,且云: 「刺史乃我當自擇。」是知雖皇王之統馭,須牧守以撫 字。失之於人,得之於士。有美有惡,難將一馬同歸;或 隆或污,實類九土相遠。失人則苛政踰於猛虎,得士 則善吏譬之良鷹。可不慎乎?可不重乎!皇帝纂丕圖, 臨萬有以授受難乎選,以理治急乎才。漸行日月之 輪,輾成古道;終扇陰陽之炭,銷盡兵鋒。一日謂丞相 曰:「衛州士庶,列狀以聞。」述去盜之由,稱守臣之美,宜 乎旌其長。可其奏,命之刊勒,振其輝光。乃敕朝請大 夫行右補闕柱國臣杜韡序而銘之。臣虔奉絲綸,憂 深冰谷,側詢行道,或敢言揚。固以仁者安人,斯為至 矣。盜亦有道,其可尚乎?矧乃抱奇屈之材,聳昂藏之 度,奮迅於平地,綿亙於數州,誠大丈夫,號良太守,生 聚在蒲盧之上,姦回散蓬竹之中。山川封圻,鏡清里 閈。稽之《羲卦》,豈同亡楚之言;詳以《麟經》,實契奔秦之 事。今之汾陽,公其人也。公名進,深州博野人也。皇帝 即位三年,自登而牧衛。維彼商墟,厥稱汲郡,任俠自 尚,剛壯相沿。逸碧巘而藏疚成風,橫綠波而流惡不 盡。公至止未幾,循理而思,且詢道求中,靜於內而勸 乎外;正身率下,儉於已而便於人。未有澄其沙而金 之不清,去其蠹而木之不茂,先之以力制,次之以德 政,化俗於斯,何盜之有?公集之地,征輸於天府,一度 量,齊權衡,謹出納之間,審重輕之數,拔規求之本,塞 率割之源,得不謂先去其帑廩之盜乎?夫馬寒則毛 縮,魚勞則尾赬,物之性也,豈有異哉!公能划以滋彰, 禁之附益,去狼羊之類,掃碩鼠之蹤,得不謂先去其 杼軸之盜乎?郡之與邑,事乃有經,節符令則削煩,省 督責則息費,得不謂先去其簿書之盜乎?市盈於日 中,貨來於天下,《弘羊》適至,《不韋》未歸,法前事之通商, 抑有司之侵利,得不謂先去其闤闠之盜乎?公人臨 事以自懲,貪吏因時而變態。於是乎卜要衝之所,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