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9 (1700-1725).djvu/6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敵,訪聞無事之日,村落鄰里,不相往來。今王司徒代

居反側,思一自雪,況聯姻戚,願奮可知。六十年相仇 之兵,仗朝廷委任之重,必宜盡節,以荅殊恩。魏博承 風,亦當效順。然亦止於圍一城,攻一堡,刋木堙井,係 累稚老而已,必不能背二十城,長驅上山,徑擣上黨。 其用武之地,必取之策,在於西面。今者嚴紫塞之守 備,謹白馬之隄防,祗以忠武、武寧兩軍,以青州五千 精甲,宣潤二千弩手」,由絳州路直東徑入,不過數日, 必覆其巢。何者?昭義軍糧盡在山東,潞、澤兩州,全居 山內,土瘠地狹,積穀全無,是以節度使多在邢州,名 為就糧。山東糧穀既不可輸,山西兵士,亦必單鮮,擣 虛之地,正在於此。後周武帝大舉伐齊,路由河陽,吏 部宇文㢸曰:「夫河陽要衝,精兵所聚,盡力攻圍,恐難 得志。如臣所見,彼汾之曲,戍少山平,用武之地,莫過 於此。」帝不納,無功而還。後復大舉,竟用㢸計,遂以滅 齊。前秦苻堅,遣將王猛,伐後燕慕容暐,大破暐將慕 容評於潞州,因遂滅之,路亦由此。北齊高歡再攻後 周,路亦由此。而後周名將韋孝寬、齊王攸常鎮勳州 玉壁城,故東西相伐,每由此路。以古為証,得之者多, 以某愚見,不言劉禎終不能取,貴欲速擒,免生他患。 昨者北寇才畢,復生上黨,賴相公廟算深遠,北寇即 日敗亡。倘使北寇至今尚存,沿邊猶須轉戰,回顧上 黨,豈能計除?天下雖言無事,若上黨久不能解,別生 患難,此亦非細。自古皆因攻伐未解,旁有他變,故《孫 子》曰:「兵聞拙速」,未曙巧之久也。伏聞聖主全以兵事 付於相公,某受恩最深,竊敢干冒威嚴,遠陳愚見,無 任戰汗。某頓首再拜。

《紫氣繞室賦》
潘炎

「於穆聖王,先天不違,謳歌既洽,朝覲攸歸。往京邑而 經千里,自潞郊而乘六飛。洪惟此邦,初九之地;翬飛 鳥跂,謂尚諸侯之宮;虎踞龍驤,忽成天子之氣。方凝 紫色,是謂非煙,乍蕭索乎空外,更霏微乎日邊。若動 非虛,似浮有實。覆彩鴛之瓦,髣髴升堂;繞文杏之梁, 氤氳入室。是作興王之兆,克符來復之日。」遠而望之, 乃散亂浮空;近而觀之,則希微無質。欲見峰岩之上, 先形藩邸之間。異張華之寶氣沖斗,殊尹喜之真人 渡關。若乃廣野之宮闕化成,漲海之樓臺迴映。諒陰 陽之盡美,非福應之攸盛。惟紫氣之來積,實皇家之 大慶。休哉聖君,有天下之成命。

《靜軒記》
宋·范鉞

熙寧三年十二月,來尉於壺關。始至之日,見其窮山 荒嶂,蒼煙白露,環乎左右前後。視其官居,則卑污底 滯,凡一目之所及,莫不使人欷歔而嘆息。既而翻然 自訟曰:「是豈不足以居耶?潞距京師纔數百里,而斯 邑也又在潞之左,是可處也。」居三月,得故材於廳事 之東而屋之,又自書而揭之曰《靜軒》。列以圖繪,繚以 簡編,當其無事時,一寫之於文字筆硯之間,顧不可 嘉哉!而時之能文者,皆以詩遺《靜軒》。然吾之為是軒, 固非掇靜之名而欲徼於時也。葢以為天下之事,萬 物之理,來也無窮,而其應甚煩。以我之甚煩,對彼之 無窮,猶鞭駃馬,決積潦,疾馳大潰而不知止者,噫!亦 惑矣!大抵人性無不靜,有時而動者,「物撓之也。物撓 之則不得其靜矣。故吾之為靜者,將以禦夫動也。然 天下之物,吾不能以一己而勝之。苟外物足以攖吾 心,吾能以虛而待之矣。至於生死得失,為累之大者, 又奚能自必哉?若夫巢乎深山之谷,釣乎野水之濱, 或耕之田,或築之巖,此古之真靜者,吾不得跂而至 焉。」然坐於一軒之中,「蕭然自放,野鳥容與而上下,山 雲卷舒而去來,倚佳木而長吟,引清風而獨嘯」,而吾 之樂如此,與夫「逍遙於自得之鄉,而超出乎塵垢之 表者,亦浩然庶幾耳。」

《潞州儒學記》
金·毛麾

《禮經》有言曰:「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又曰:「君 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是以家有塾黨有庠遂 有序國有學葢由教化之本太平之原靡急於此一 日而不可廢也。自封建五等之爵罷天下為郡縣承 流宣化共理之效責夫守令號師帥之官其間遵古 制迹掄選賢能稱為得人享祚長永惟漢唐為最如 漢之文翁、唐之常袞,又其超卓著見者也。文翁守蜀, 起學成都市,擇諸生開敏有才者,親加飭勵,待以殊 禮。吏民榮之,爭為弟子。富人出錢求之,大化僻俗,學 於京師者比蜀於齊魯。至孝武帝,令都國皆立學,遂 從文翁始。袞為福建觀察使,初建,人未知學,袞大設 鄉校,使作文章,躬勤講道,與之鈞禮游饗得預,習為 一變。歲貢士與內州等。厥後建、蜀名士輩出,聲動海 內。二公各立生祠,春秋配享,迄今宗仰,顧不美哉!皇 朝龍興,太祖皇帝應天順人,以武定寰宇。太宗皇帝 聖烈丕承,卒其武功,雖誕布文德,以綏遠邇,而儒學 之事,未遑遍舉。逮世宗皇帝撫運御極,猶殷高宗、周 宣王懋中興之業,乃賁明庶政,表章六藝,即京府立 教養之法,合《菁莪》樂育人才之雅。外官到任,謁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