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9 (1700-1725).djvu/3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按察分司行署 在縣治西,今廢。

教場 在城南門外西南二里許。

草場 在縣治西

養濟院 在草場後

漏澤園 在城南

平順縣署 :在北城下。直南門。中為忠愛堂,左為庫、右為幕廳,後為二堂,東西分列為各房科堂左為知縣廨;堂前為戒石亭,為儀門。儀門外左為寅賓館、為土地祠、為徵收房、為獄。又前為縣門,外為申明亭、旌善亭。

典史廨 在堂右

預備倉 在縣治東北

察院 在縣治東

教場 在東門外一里許。

養濟院 在縣治西南

漏澤園 在城西

黎城縣署 在城西北隅。中為忠愛堂,堂左為幕廳,右為庫,東西分列為各房。科堂後為退省堂,為式清亭,稍西為知縣廨,堂前為戒石亭,為儀門。儀門外左為寅賓館,為土地祠,為徵收房,右為獄,為倉,又前為縣門、申明亭、旌善亭。縣治東北為鐘鼓樓,今廢。

縣丞廨 在儀門北

典史廨 在儀門西北

陰陽學 、醫學 俱在縣治東南,今廢。

預備倉 在縣治西北

察院 在縣治東南

按察分司行署 在察院東,今廢。

冀南分司行署 在縣治東北,今廢。

公館 在縣治西南,今廢。

教場 在城南門外西南一里許。

養濟院 在縣治東,今廢。

漏澤園 在縣城東半里。

潞安府學校考        府志

本府。長治縣附郭。

府儒學 在郡治西南。金申良佐《興學賦》云:「在郡長衢之東南。」 當時郡治直八義門也。舊志莫詳其創始。《興學賦》云:見之碑刻,李唐以來已有之。故金元喬通守、李節度、崔判官、陳州守、王同知,或稱改建,或稱補葺,或稱重修云。明張同知三同、燕知州義方,相繼修葺,而實大修於馬知州暾。自改府後,郡守宋珪、孫國、劉復初相繼充拓修飾。廟制,中為大成殿,東西為廡,前為戟門,下為泮池,東有省牲、齋戒所。又前為櫺星門,廟東為明倫堂,堂後為敬一亭,又後為尊經閣。堂兩序為端本、澄源、崇德、養正齋。前為敷教坊,為道義坊。左右有角門,曰「規矩」 ,曰「準繩。」 東西為倉庫,前為儀門,又前為儒學門。學之東,極北為義陽樓,樓前有餘地,今作射圃,建亭四楹。金有「斯文樓」 、「議道堂」 ,已久廢不可考。

皇清順治十三年,郡守楊晙重修。十五年,生員趙維

煌:張其祥《重修准貢》。

啟聖祠 在殿後

名宦祠 在戟門左

鄉賢祠 在戟門右

文昌祠 在學東北義陽樓前。

魁星臺 在文昌祠前

教授宅 在明倫堂東

訓導宅 在明倫堂西

長治縣儒學 ,初建在本府學東,同知葛大紀創,縣尹劉四科、張主敬相繼增修。郡守劉復初議改卜,得吉於永豐倉之前。規制已定,後守陳儒復改卜於城東南隅舊演武場之址。廟制:中為大成殿,東西為廡,前為戟門,為泮池。池之東為齋明亭,西為省牲所,又前為櫺星門,廟東為明倫堂,堂後為敬一亭,東西為庫房、為「進德、修業齋」 、前為「風教門」 、又前為「儒學門」 、又前甃石為「璧池。」

皇清順治十三年,知縣王功成重修。十五年,生員杜

棠馥重修

啟聖祠 「在正殿後。」

名宦祠 在戟門左

鄉賢祠 在戟門右

文昌閣 在學北

奎星樓 在學東南

教諭宅 在明倫堂東

訓導宅 在明倫堂西

朱衣祠 在學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