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9 (1700-1725).djvu/2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潞城縣

當東北之衝,山河環繞,亦有可稱。

壺關縣

面紫團,背鳳嶺,左梯璧,右龍山。群峰環合,宛然一壺。

平順縣

背青羊而面彩鳳,憑玉峽而跨虹梯。行山襟其南,漳水帶其北。

黎城縣

當晉、豫之交,處二漳之間,《壺口》一關,稱為「險峻。」

潞安府星野考        府志

府屬總載

「昔顓帝始制九州,潞在冀域。舜肇分十二州,潞隸并州。自胃七度至畢十一度為趙分野,屬冀州。自危十六度至奎四度為衛分野,屬并州。」 晉州郡躔次上黨,入輿鬼二度,是潞為昴、畢分地,度入輿鬼、胃、井、柳皆經緯聯絡,並列一方,各有占候,法當附之。而樞星則總攝主趙,不在度數也。《明一統志》潞為參井分野,參考躔度,葢、參與畢連,井與鬼連也。若危、室、璧、奎,雖屬并州,為衛分野,則遠不相涉矣。

潞安府山川考        府志

本府。長治縣附郭。

太行山 ,郡居其巔,東界在平順縣。朱子所稱「河北望之,如黑雲在半天者」 ,即此。

百穀山 在郡東北十三里。神農嘗百穀於此,立廟祀之。或曰:山接太行、王屋,多柏,曰柏。谷前說是孤峰獨立,逶迤幽邃,為群山冠冕。道旁石上,多前代游覽題名。

五龍山 在城南二十五里。慕容永據長子時,此山五色雲現作龍形,立祠祀之,禱雨輒應。有古松萬餘株,望之如黑雲壓境,毒霧沉山。近而即之,則又風雨半天,雷霆萬壑,雖在近郊,斧斤不敢入。甚著靈異,為一郡偉觀。

壺口山 :在城東南十六里。一山中落如壺口形,下即古壺關縣治。

雄山 郡前案也,在城南六十里,疊嶂層巒,巉巖起伏,如游龍奔馬。織繡繪錦,翠煙可摘。諸峰羅列,獨讓其尊,以其特為雄壯,故名。

靈泉山 在城南三十里。石洞出泉,禱雨輒應。八諫山 ,在城西南六十里。長平之役,趙軍中有《八諫》而死者,即此地也。

雞鳴山 :在城東南八十里。當郡之界,雞鳴兩界皆聞。

佛耳山 :在城東南五十里,與壺關共。

天臺山 在城西南二十里,山周圍平坦,日出日入俱無影。明正德六年建殿。

黎侯嶺 ,在城西南三十里,有黎侯亭,今廢。郡皆石山,惟此嶺皆土。

漳水 。《水經》曰:漳水有二:一出上黨沾縣大黽谷,為清漳;一出長子鹿谷山,為濁漳。今清漳割屬遼州,不在境內。濁漳自鹿谷發源,東流經縣治南,又東入長治界,折而北,經屯留、潞城界,入襄垣,至縣治東北隅,又折而東,入黎城界,掠潞城之北,東入平順界,出太行達河南彰德府界,始與清漳合。《書》稱「衡漳」 ,指此。雖名濁漳,而泉源實清。

黎水 出黎侯嶺,北流至城西,俗名「黑水河」 ,與石子河合,西入漳水。

故城水 出潞之故城,俗名「破城」 ,在城西南十六里,北流會黎水。

《山水河 》,涸轍也。凡五龍山西雨集溝澗,奔趨而來,環繞郡城,皆達黎水。

石子河 自壺關北界來,凡五龍山東及壺關東北雨集溝澗之水,皆會此河。經城北,至西北隅與黎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