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8 (1700-1725).djvu/11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城外又造攻車,車之所及,莫不摧毀,雖有排楯,莫之 能抗。孝寬乃縫布為幔,隨其所向,懸空張之,車不能 壞。城外又縛松于竿,灌油加火,規以燒布,并欲焚樓。 孝寬復作長鐵鉤,利其鋒刃,火竿來一鉤,遙割之,松 麻俱落外。又於城四面穿地作二十一道,分為四路, 於其中各施梁柱,作訖,以油灌柱,火燒之,柱折,城並 崩壞。孝寬又隨崩處堅木柵以扞之,敵不得入。城外 盡攻擊之術,孝寬咸拒破之。東魏兵苦戰六旬,傷及 病死者七萬人,共為一冢,智力俱困。有星墜於歡營, 眾驢並鳴,士皆讋懼。歡有疾,軍中訛言孝寬以定功 弩射殺丞相。歡聞之,勉坐,見諸貴使斛律金作《敕勒 歌》自和之,哀感流涕。十一月,輿疾還,遂殂。魏文帝嘉 孝寬功,令殿中尚書長孫紹遠、左丞王悅至玉壁勞 問,授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進爵建忠郡公。 十六年冬十月,《西魏》《宇文泰》以齊主稱帝,伐之。至建 州,齊主自將出頓東城。泰聞其軍容嚴盛,歎曰:「高歡 不死矣。」會久雨,畜產多死,乃還。於是河南自洛陽,河 北自平陽以東,皆入於齊。

齊天保三年,斛律光除晉州刺史。東有周天柱、新安、 牛頭三戍,招引亡叛,屢為寇竊。七年,光率步騎五千 襲破之。又大破周儀同王敬儁等,獲口五百餘人、雜 畜千餘頭而還。九年,又率眾取周絳川、白馬澮、文翼 城等四戍。除朔州刺史。十年,除特進、開府儀同三司。 二月,率騎一萬,討周開府曹迴公,斬之。柏谷城主儀 同薛禹生棄城奔遁,遂取文侯鎮,立戍置柵而還。乾 明元年,除并州刺史。皇建元年,進爵鉅鹿郡。

天和六年,周齊王憲率眾二萬,出自龍門,齊將新蔡 王王康德以憲兵至,潛軍宵遯,憲乃西歸。仍掘移汾 水水南堡壁,復入於齊。齊人謂「略不及遠」,遂弛邊備。 憲乃渡河攻其伏龍等四城,二日盡拔。又進攻張壁, 克之,獲其軍實,夷其城壘。

建德五年十月,周武帝謂群臣曰:「晉州本高歡所起 之地,鎮攝要重,今往攻之,彼必來援。吾嚴軍以待,擊 之必克,然後乘破竹之勢,鼓行而東,足以窮其窟穴, 混同文軌。」己酉,周主自將東侵。癸亥,至晉州,遣齊王 憲率精騎二萬守雀鼠谷,陳王純步騎二萬守千里 徑,鄭國公達奚震步騎一萬守統軍川,大將軍韓明 步騎五千守齊子嶺,鄢氏公尹昇步騎五千守鐘鼓 鎮,涼城公辛韶步騎五千守蒲津關。柱國趙王招步 騎一萬,自華谷攻齊汾州諸城,柱國宇文盛步騎一 萬守汾水關。遣內史王誼監六軍攻晉州城,周主屯 於汾曲,齊王憲攻洪洞、永安二城,並拔之。齊人焚橋 守險,軍不得進,遂屯於永安。齊後主於天池校獵。晉 州頻遣馳奏,從旦至午,驛馬三至,高阿那肱俱不奏 聞。平陽城已陷,賊乃奏知明即欲引軍而南,馮淑妃 又請更合一圍,所以彌致遲緩。周陳王純頓軍千里, 徑永昌公椿屯雞棲原,大將軍宇文盛守汾水關,並 受憲節度。憲密謂椿曰:「兵者詭道,去留不定,見機而 作,不得遵常。汝今為營,不須張幕,可伐柏為庵,示有 形勢。令兵去之後,賊猶致疑也。」時齊主分軍萬人向 千里徑,又令其眾出汾水關,自率大兵與椿對陣。宇 文盛馳騎告急,憲自以千騎救之。齊人望谷中塵起, 相率遽退。盛與柱國侯莫陳芮涉汾逐之,多有斬獲。 俄而椿告齊眾稍逼,憲又回軍赴之。會椿被敕追還, 率兵夜返。齊人果謂「柏庵」為帳幕也,不疑軍退。翊日 始悟虹見於晉州城上,首向南,尾入紫微宮,長十餘 丈。周主每日自汾曲赴城下親督戰,城中惶窘。庚午, 齊行臺左丞侯子欽降周。壬申,齊晉州刺史崔景嵩 守城北面,夜密遣使送款,上開府王軌率眾應之。子 欽等夜開城門,引周軍入,登城鼓噪,齊眾潰,遂克晉 州,擒其城主、特進、開府、海昌王尉相貴,俘甲士八千 人送關中。甲戌,以上開府梁士彥為晉州刺史,加授 大將軍,留精兵一萬以鎮之。又遣諸軍徇齊諸城鎮, 並相次降款。十一月,己卯,周主聞齊主自并州率眾 來援,以其兵新集,且避之,乃詔諸軍班師,遣齊王憲 為後拒。齊主至平陽,率眾來追。齊王憲至於高梁橋, 齊師戈甲甚銳,憲與開府宇文忻各統精卒百騎為 殿以拒之,斬其驍將賀蘭《豹子》《山褥環》等百餘人,齊 眾乃退。憲渡汾而及周主於玉壁,周主又命憲率兵 六萬,還援晉州。憲遂進軍,營於洓水。齊主攻圍晉州, 晝夜不息。周間諜還者,或云「城已陷。」憲乃遣柱國、越 王盛、大將軍尉遲迥、開府宇文神舉等輕騎一萬,夜 至晉州。憲進軍據蒙阬,為其後援,知城未陷,乃歸洓 川。齊主圍晉州,晉州樓堞皆盡,短兵相接。梁士彥慷 慨自若,謂將士曰:「死在今日,吾為爾先。」於是勇猛齊 奮,號聲動天,無不一當百。齊兵少卻,乃令妻及軍人 子女晝夜修城,三日而就。周主自率師救晉州,次於 高顯,令齊王憲先向晉州。初,齊恐周師卒至,於城南 穿塹,自喬山屬於汾水。庚戌,周主帥軍八萬人,置陣 東西二十餘里。周主乘常御馬,從數人,巡陣處分,所 至,輒呼主帥姓名以慰勉之。將士感見知之恩,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