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2 (1700-1725).djvu/5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行故道而下流,張秋可無潰決之患矣。」是役也,用夫 匠以名計五萬八千有奇;柴草以束計一千二百萬 有奇;竹木大小以根計一萬二百有奇;鐵生熟以斤 計一萬九百有奇,麻以斤計三十二萬有奇。其興工 以弘治甲寅十月而畢,以次年二月,會張秋以南至 徐州,工程俱畢。臣興等遂具功完始末以聞。天子嘉 之,特易張秋鎮名為「安平」,賜臣興祿米歲二十四石; 加臣銳太保兼太子太傅,祿米歲二百石;進臣大夏 左副都御史,理院事,及諸方面官屬進秩增俸有差。 乃從興等請,于塞口各賜額立廟,以祀水神。安平鎮 曰「顯惠」,黃陵岡曰「昭應。」已而又命翰林儒臣各以工 完之跡,文之碑石,昭示永久。臣健以次撰《黃陵岡》。臣 惟前代於河之決而塞之者,漢瓠子,宋澶、濮、曹、濟之 間,皆積久而後成功,或至臨塞,躬勞萬乘。今黃陵岡 諸口潰決已歷數年,且其勢洪闊奔放,若不可為,而 築塞之功顧未盈二時。此固諸臣協心,夫匠用命之 所致,然非我聖天子至德格天,水靈效職,及宸斷之 明,委任之專,豈能成功若是之速哉?臣職在文字,睹 茲惠政,誠不可以無紀述。謹摭其事,撰次如右,且繫 之以詩曰:「中州之水,河其最大;龍門底柱,猶未為害。 太行既北,平壤是趨。奔放潰決,遂無寧區。粵稽前代, 築修屢起;瓠子、宣、房,實肇其始。皇明啟運,亦屢有聞。 安平、黃陵,奏決紛紜;壞我民廬,損我運道」,帝心憂之, 成功欲蚤,乃命憲臣,乃弘廟謨,諄諄戒諭,冀效勤劬, 功不時上。復遣近侍,繼以勳臣,俾同往治。三臣協力, 并釆群謀,晝夜焦勞,罔或暫休。既分別支,以殺其勢, 遂遏洪流,永堅其閉。水由故道,河患斯平,運渠無損, 舟楫通行。工畢來聞,帝心加悅,加祿與官,恩典昭晰。 惟茲大役,不日「告成。感召之由,天子聖明。天子聖明, 化行德布。」匪直河水,萬靈咸附。殊方異域,靡不來王。 「以漕以貢,億世無疆。」

《安平鎮減水壩記》
李東陽

弘治初,河徙汴北,分為二支,其一東下張秋鎮,入漕 河,與汶水合而北行。六年,霖雨大溢,決其東岸,截流 徑趨,奪汶以入于海,而漕河中竭,南北道阻。既命都 察院右副都御史臣劉大夏治厥事,特命內官監太 監臣李興、平江伯臣陳銳總督山東兵民夫往共治 之。僉議胥協,疏塞並舉。乃於上流西岸疏為月河三 里許,塞決口九十餘丈,而漕始復通。又上則疏賈魯 河、孫家渡,塞荊隆口、黃陵岡,築兩長堤,蹙水南下,由 徐、淮故道。又議以為兩堤綿亙甚遠,河或失守,必復 至漲湫,為漕河憂。乃相地於舊決之南一里,用近世 減水壩之制,植木為杙,中實甎石,上為衡木,著以厚 板。又上墁以巨石,屈鐵以鍵之,液糯「以植之。壩成,廣 袤皆十五丈,又其上甃石為竇五,梁而涂之。梁可引 繩,竇可通水,俾水溢則稍殺衝囓,水涸則漕河獲存, 庶幾役不重費而功可保。」工既告畢,上嘉乃績,賜興 歲祿二十四石,加銳太保兼太子太傅,增歲祿二百 石。遷大夏為左副都御史協理院事。又敕:「輔臣為文, 各紀功績,臣東陽當」記茲壩之成。臣竊考之,治水之 法,疏與塞而已矣。塞之說不見於《經》中古以降,堤堰 議起,往往亦以為利,利與害相值,必較多寡以為輕 重。若敺役土石,當水之怒,費多而利寡,此古人所深 戒。惟水勢大迫,後患尚未形,周思豫制,以為之備,則 障之利亦不可誣。況茲壩者,勢若為障,而實疏之,故 其疏不至漏,障不至激,去水之害以成其利,暫勞而 永逸,費雖不能無,而用則博矣。揆之善溝者水漱之, 善防者水淫之云者,不亦兼而有之乎?《易》象財成,書 陳修和,君出其令,臣宣其力,雖小大勞逸不同,同是 道也。今聖天子勤民思理,重餽餉,憫流墊,宵衣而南 顧者累歲,非二三臣之賢,其孰克副之?當決之未塞 也,水勢衝激,深莫可測,每一舟至,百夫弗能勝,則人 船俱沒。捲掃築堰,垂成輒敗。千金之費,累日之功,卒 然失之,若未始有者。群議喧鬨,皆欲棄而弗終,改而 他圖。蓋方禦患不暇,而何豫備之有?及臣職就工而 地靈順軌,不逆性以制物,不後天以違時,而又從容 優裕,以圖可久之利,銷未「然之患,誠事會之不可失 者也。然則鑒往轍之覆,而思成功之囏,修廢補罅,以 期不墜,庸詎非有司之責哉?」嗚呼!天下之事,莫患乎 可以為而不為,彼宦成之怠,交承之諉,遺智餘力而 莫為盡,未有不貽後日之悔者,獨水也哉!人無於水 監,當於民監。斯言也,亦可以喻人矣。唐韋丹築扞江 隄,竇以疏「漲。詔刻碑記,功著在國史。臣不文謹書此 為《明命》。」復工始於乙卯春二月,畢於夏四月。凡用夫 萬六千,巨石萬有奇,糲者倍之,巨木三千,小者倍十 而五,鐵為斤萬一千,他物稱之。分董是役者,山東左 參政張縉,今擢右通政,仍領河事;按察僉事廖中遷 副使,都指揮僉事丁全署同知。文武吏士進秩增祿 者若干人,皆刻其名氏於後。

《夏鎮新河記》
睦桔

惟嘉靖乙丑之冬,上以「河決」,沛,漕渠不通。乃集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