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1 (1700-1725).djvu/9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二百三十七卷目錄

 兗州府部彙考二十九

  兗州府兵制考

職方典第二百三十七卷

兗州府部彙考二十九

兗州府兵制考    府州縣志合載

節制衙門

總理河道 兼提督軍務軍門開府濟寧州。「先是明永樂十八年,遣行軍司馬樊敬提兵十萬鎮守濟寧。正德以後,始遣尚書、都御史等官奉敕行事,統直隸各省專理漕河。隆慶四年,始加提督軍務職銜,節制南北直隸、河南、山東各道。其在本府者有四:曰沂州兵備道,曰曹濮兵巡道,曰臨清兵備道,曰濟寧兵備道。」

皇清「總制」衙門仍舊。

此外各州縣衛,更有民壯、民兵、馬快手等名不一。今道標兵悉裁歸營。總河督標中、左、右三營官二十四員,馬戰守兵二千三百九十二名,官馬五百匹,護防漕運,駐劄濟寧州。

中營副將一員,季支俸薪銀一百四兩九錢五分三釐零。

守備一員 ,季支俸薪銀三十三兩五錢三分五釐。

千總二員 ,季支俸薪銀十一兩九錢九分九釐零。

把總四員 ,每員季支俸薪銀九兩。

馬戰兵 一百七十名,每名季支餉銀六兩。步戰兵 三百四十七名,每名季支餉銀四兩五錢。

步守兵 二百八十七名,每名季支餉銀三兩。官馬 一百七十匹,每匹季支料倉斗二石七斗七觔、草一百八十束。

官備馬 二十八匹,料草同上。

防漕汛地 南自長溝接「城守營界碑」 起,北至右營「王仲口」 界碑止,計河程九十二里。

左營遊擊一員 ,季支俸薪銀五十七兩八錢三分五釐。

守備一員 ,季支俸薪銀三十兩八錢四分八釐零。

千總二員 ,每員季支俸薪銀十一兩九錢九分。

把總四員 ,每員季支俸薪銀九兩。

馬戰兵 一百六十八名,每名季支餉銀六兩。步戰兵 三百三十七名,每名季支餉銀四兩五錢。

步守兵 二百零一名,每名季支餉銀三兩。官馬 一百六十八匹,每匹季支料倉斗二石七斗七觔、草一百八十束。

官備馬 二十二匹,料草同上。

防漕汛地 南自辛莊橋接江南「徐州營界碑」 起,北至濟寧城守營「韋馱廟」 界碑止,計河程一百五十里。

右營遊擊一員 ,季支俸薪銀六十四兩八錢九分四釐。

守備一員 ,季支俸薪銀三十兩八錢四分八釐。

千總二員 ,每員季支俸薪銀十一兩九錢九分九釐零。

把總四員 ,每員季支俸薪銀九兩。

馬戰兵 一百六十七名,每名季支餉銀六兩。步戰兵 三百五十四名,每名季支餉銀四兩五錢。

步守兵 二百六十一名,每名季支餉銀三兩。官馬 一百六十七匹,每匹季支料倉斗二石七斗七觔、草一百八十束。

官備馬 二十二匹,料草同上。

防漕汛地 南自「王仲口接中營界碑」 起,北至壽張營「張秋鎮北水門外界碑」 止,計河程七十八里。

兗州營 駐劄府城。防汛:「滋陽、曲阜、寧陽、金鄉、汶上、東阿」 、

參將一員 ,月支俸薪等銀二十兩二錢七分八釐。

守備一員 ,月支俸薪等銀十兩二錢八分二釐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