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1 (1700-1725).djvu/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二百二十八卷目錄

 兗州府部彙考二十

  兗州府漕運考上

職方典第二百二十八卷

兗州府部彙考二十

兗州府漕運考上       府志

漕政沿革

「元初,糧運自浙西涉入江淮,由黃河逆水至中灤,起陸運至淇門,由御河舟載達於燕京。」 至世祖至元二十年,以江淮水運不通,命兵部尚書李奧魯赤等,「自任城開渠,達於須城安民山,凡百五十里。北自奉符為閘,一以導汶水入洸;東北自兗州為閘,一以遏泗水會洸,合而出於任城之會源閘,分流南北。其西北」 流者,至須城之安民山入清濟故瀆,經東阿至利津入海。奉符閘即今堽城垻,兗州閘即今金口垻,會源閘即今天井閘。後因海口沙壅,又從東阿陸轉二百里,抵臨清,下御漳,道經茌平,苦地勢卑下,夏秋霖潦,艱阻萬狀。二十六年,壽張縣尹韓仲暉、太醫院令史邊源請引汶水屬之御漳,比陸運利相十百。詔從其清,遣禮部尚書張孔孫、兵部郎中李處巽、同都漕運副使馬之貞主其役。乃復自安民山西南開河,由壽張西北過東昌,又西北至臨清達於御漳,凡二百五十里,建閘三十有一,名「會通河。」

明洪武二十四年,河決原武黑陽山,由舊曹州鄆城西河口,漫過安山湖,而會通河淤。永樂九年,時江淮漕運至原武,起陸運至衛輝入河,勞費不訾,官民苦之。至是用濟寧州同知潘叔正言,遣工部尚書宋禮、都督周長、侍郎金純,發山東濟、兗、東、青四府丁夫十五萬,併登、萊赴工,人一萬五千,疏鑿元人會通河故「道,自濟寧至臨清三百八十五里,又用汶上老人白英之謀,築垻於東平戴村,橫亙五里,遏汶水入海之路,使全流盡出南旺,分而為二:四分南流,達於濟寧,會沂、泗諸水入淮,地降一百十有六尺,為閘二十有一。六分北流,達於臨清,會漳、衛諸水入海,地降九十尺,為閘十有七。中間自開河袁家口起,北至沙灣止,比舊河北徙幾二十里,餘皆循其故道。又於戴村之北,留坎河口,溢則決之以入海,涸則塞之以濟運,由是汶水不復入洸,而會通河復矣。蓋臨清而北,衛水之流盛;徐、沛而南,河水之流盛。惟自臨清南歷張秋、南旺、濟寧,以至茶城數百里,賴汶、泗、沂、洸諸泉之水以濟,此會通河所由」 開也。河渠既成,乃以三年之中,二年海運,一年河運。至十三年停罷海運,悉由漕渠。按:汶水西流,其勢甚大。而元人於濟寧分水遏汶於堽城,非其地矣。每遇水發,西奔坎河,洸流益微,運道或壅。故元河會通,歲漕不過數十萬,不若海運之多也。至明開渠,則於戴村遏汶、南旺分水,而汶始以全流濟運矣。正統十三年,河決汴梁,東北趨漕,潰沙灣東隄以達於海。遣工部尚書石璞、侍郎王永和、都御史王文相繼塞之,厥功未就。景泰四年命左僉都御史徐有貞治之。有貞先疏上源,為導水之渠,由張秋西岸達於竹口,謂之「廣運渠。」 然後瀹濮、澶之流,濬漕渠之淤,作放水諸閘於東昌、龍灣等處,以宣其流。而沙灣之決塞,詳具《徐有貞碑記》。別見《藝文》。

弘治六年,河決黃陵岡,東北趨漕,潰張秋東隄以達於海。遣右副都御史劉大夏、太監李興、平江伯陳銳同往塞治。乃築黃陵岡隄以治上流。旋於張秋兩岸塞決口九十餘丈。又於舊決之南為減水石垻,以蓄洩漕渠之水。工成,詔改張秋名安平鎮,作神祠其上,賜額「顯惠。」 命大學士王鰲為碑,別見《藝文》。

嘉靖四十四年七月,河決華山,出沛縣飛雲橋,分六大股,橫貫漕渠,至湖陵城口,漫入昭陽湖。自魚、沛、沽頭、留城一帶,舊河湮沒,運道告塞。八月命工部尚書朱衡治之,視舊河汪洋無際,在湖西岸,河水趨湖,勢必絕運。乃會集司道郡邑諸臣,訪問耆老。有言「昭陽湖之東夏鎮至留城,前都御史盛應期規創新渠,故址猶在。誠開濬此河,可避昭陽之險。」 乃請於朝,同河道都御史潘季訓廬於夏村,役夫九萬一千有奇,歷八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