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1 (1700-1725).djvu/10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鉅野縣

穀之屬

豆 、黃豆、黑豆、青豆、茶豆、豇豆,紅、白、黑三種;菜豆、小豆,紅、白、黑三種;菉豆、匾豆、豌豆、管豆、眉豆,凡十八種。

菜子 、蘇子 、麻子 大小二種。

稻子 、穇子 ,黑白二色。

穀 黃白紅黑四種  ;黍 ,黑白紅黃四種;稷 紅白二種    ;麥 大小二種,蜀秫 紅白二種   ;芝麻 黑白二色。貨之屬。

綿花 、白一色。近有紫花、湘花、繭花、豆花四種。靛 大小二種,其餘多同。

果之屬

李 ,黃紅、青三種   。桃 ,金黃紅、白四種。棗 ,大小圓三種   。葡萄 ,黑白二種。餘多同。

其餘羽毛、鱗蟲、草木、藥蔬之屬多同。

《鄆城縣 物產》與他邑同。

東平州 按《府志》:「城東地肥饒,蘆泉之沃,頗宜稉稻。其西安山陂澤薺麥之產,可以救荒。然當汶水下流,蓄而不能洩,輒成巨浸,此所病也。」 境無異產。《圖經》出天麻。

穀之屬

豆 黃、黑青茶各大小種,菉豆、豇豆、管豆、豌豆、匾豆、小豆、眉豆、菜豆、蠶豆。

麻子 大小二種,採之俱可作油,但味不香。芝麻 黑、白、紅、黃四種,可作香油。

「麥 、大麥、小麥、蕎麥  、薥。秫 ,紅白二種;黍 ,黑白二種    ;穇 ,黑白二種;穄 ,紅黑二種    ;穀 ,黃白二種。」 木之屬。

槐 ,青黃二種    ;椿 ,香、臭二種;楊 ,青白二種    ;檀 餘多同各縣。汶上縣 按《府志》,「土產無異他邑,惟南旺、獨山二湖,有麥芡魚蟹之利,民以采捕為業,而衣食之源在焉。歲貢黃芩。」

穀之屬

豆 ,黃、青、黑大、小二種;茶豆、豇豆,紅、白、黑三種;小豆,紅、白、黑三種;菉豆、匾豆、管豆、豌豆。

麥 ,大小二種    。黍 ,黑白二種。稷 ,黑白二種    。穀 ,黃白二種。薥秫 黏者可釀酒  。芝麻 ,黑白二種。麻子 ,大小二種   。穇子 ,黑白二種。稻   ,薏苡 ,此二種間有之。

貨之屬

《棉花 》漕河以西,地多宜之。

布 ,西鄉人多紡織之。

絹 :土人不勤於蠶,僅有之。

靛 大小二種

「瓦盆 」 有黃、綠二色,開河鎮出。

東阿縣 按《府志》:張秋河上聚落,貨物所集,大清河北入於海鹽舟愬流而上,邑人頗食其利焉。所產惟梨棗木棉,間供負販,亦甚尟薄。西境有阿井,煮水為膠,四方珍之。徐君墓上生掛劎草,葉如負劎,服之已人心疾。東南山中多產藥苗,土人不識也。《山海經》云:「黃山有文石」 ,今其上多坑礦,當是古時采取跡矣。《水經註》云。「東阿出佳繒縑。」 《史記》。秦昭王服太阿之劎、阿縞之衣是也。歲貢阿膠。

《縣志》
阿在山水之間田多磽鹵無有林澤之饒

生物不殖,大抵所常有,與他邑同矣。撮其要者,穀宜黍、稷、麥、諸豆,唯無水田,不殖秔稻,往時引東流水田之,不能一區而止,以土人不習,故蔬果無甚異。城南人或治圃,頗食其利,而亦不饒。邑近山,居人取山花為菜。銅城以北種梨,梨大而甘,佳者與河間埒,然僅土所有,不足轉鬻。地頗宜棗,人往往販之。江南木綿亦有之。東南群山多藥苗、仙、茅、黃精之屬,以數十種,然居人無采之者,亦不辨其名物。藥惟阿膠入貢,木不過槐、柳、桐、榆等,花無異品,芍藥、牡丹之類有焉。而季子臺有掛劍草者,其葉一橫一倚,狀如負劍,服之療人心疾。惟臺左右有之。城西小鹽河多瀦水,居人取魚其中。螺蛤諸水鮮,種種皆具,人不甚食也,而魚亦肥美。城之西南,西旺大澤,故濟水所經,有蒲葦之利。山溪多水菜,蘋藻芹菱之屬以數種。邑去臨清張秋近,民用所給,蓋取諸負販。四方之服食皆具,惟綾與綿紬則土人為之,而綾頗佳。史云:「昭王服太阿之劎,阿縞之衣。」 徐廣註云:「齊之東阿縣,繒帛所出,故曰阿縞。」 相如《子虛賦》有「曳阿緆,揄繒縞」 之句,而《列子》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