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79 (1700-1725).djvu/7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郡。唐武德四年,屬金州。五年,改屬戴州。貞觀十七年,戴州省屬兗州。寶應元年,改名魚臺。元和四年,徙縣治於黃臺。十四年,權屬徐州,尋復故。五代唐屬單州。宋、金皆因之。元初,割屬濟州。至元二年,省入金鄉。三年,復置屬濟寧路。十三年,復屬濟州。明洪武初,改屬徐州,尋隸濟寧府。十八年,降濟寧為州,割魚臺直隸《兗州府》

皇清屬兗州府,編戶二十四里。

單縣

周古單子國。春秋時為魯單父邑。子賤嘗為宰。秦置碭郡。漢置單父縣,屬山陽郡。東漢割屬濟陰郡。晉屬濟陽郡。南北朝劉宋屬南濟陰郡。元魏於單父更名離狐,置北濟陰郡。後齊郡縣俱廢。隋開皇十六年,復置,名單父,屬濟陰郡。唐初屬宋州。武德四年,於城武置戴州而單父屬之,別置高鄉、鑿城二縣,尋省入單父。戴州廢,復屬宋州。光化二年,朱全忠以碭山縣乃所生之地,表置輝州,單父為屬縣。三年,又於碭山置崇德軍,乃徙輝州治於單父。五代唐同光二年,改為單州。宋陞為團練。金皇統元年,以地里近歸德府,改屬歸德。貞祐四年,陞為防禦,而單父縣仍為倚郭。元初,屬濟州。憲宗二年,屬東平府。至元五年,復屬濟州,隸濟寧路。明洪武元年,省縣入州。二年改州為縣,屬濟寧府。十八年,改屬兗州府。嘉靖二年,黃河水溢,縣城墊沒。巡撫都御史王堯封督同布政使郭韶、按察使潘珍建議,遷縣治舊城北。五年七月,城成,黃河水乃西徙,所決堤口自壅塞,城益無水患。

皇清屬兗州府,編戶四十里。

城武縣

周。春秋時,齊、宋、魯之交為郜國,後為宋所取。隱公十年,敗宋師於菅,取郜,即此。亦為楚丘。《左傳隱公十年》,「戎執凡伯於楚丘。齊桓公城楚丘,以封衛文公者。」 秦屬碭郡。漢置城武縣,屬山陽郡。東漢屬濟陰郡。晉屬濟陽郡。南北朝劉宋屬北濟陰郡。元魏因之,徙治古郜城。後齊於此置永昌郡。隋開皇初郡廢,十六年置戴州。大業初,州廢,縣屬濟陰郡。唐武德四年,復置戴州。貞觀十七年,戴州廢,以縣屬曹州。光化二年,朱全忠表隸輝州。三年,徙輝州治單父縣,仍為屬。五代唐同光二年,改屬單州。宋、金皆因之。元割屬曹州。明洪武四年,割屬濟寧府。十八年,改屬兗州府。

皇清屬兗州府,編戶二十三里。

曹州

夏。《禹貢》:「導荷澤,被孟瀦。」 今荷澤在曹州境內定陶縣東。周武王十三年,封弟振鐸於其地,為曹國。春秋時滅於宋。戰國時又為齊所滅。秦屬碭郡。漢高帝六年,改為梁國。景帝中六年,分梁為濟陰國,建元三年為郡。宣帝甘露二年,封子囂為定陶王,更為定陶國,明年徙楚,此復為濟陰郡。成帝河平二年,徙山陽王康為定陶王,復為國。綏和元年,立楚思王景為定陶王。哀帝建平二年,景徙信都,復為濟陰郡。東漢因之。晉為濟陽郡。南北朝劉宋復為濟陰郡。元魏於郡置西兗州,治定陶縣,後徙於左城。後周改濟陰郡為曹州。隋復為濟陰郡,置濟陰縣,為郡治。唐為曹州濟陰郡。五代晉天福三年,為防禦州,開運二年,陞威信軍節度使。天福十二年,降為刺史州。周廣順二年,陞彰信軍。宋建中靖國元年,賜軍額曰「興仁軍。」 崇寧元年,陞為興仁府。大觀二年,陞都督府。政和元年,罷都督,以府為京畿東輔。領縣四:濟陰、宛亭、乘氏、南華。金明昌六年,復為曹州,省乘氏、南華入濟陰。大定末,河決,徙治於東北七十里舊乘氏城,仍置濟陰縣,為倚郭。領縣三:濟陰,定陶,東。明元初,隸東平路總管府。至元二年,直隸省部,省宛亭入濟陰,領縣五:濟陰、城武、定陶、禹城、楚丘。明洪武元年,以水患徙治安陵鎮,省濟陰、定陶、楚丘三縣入州。二年,徙州治盤石鎮。四年,改為縣,復割置定陶縣,同屬濟寧府。正統十一年,大理寺丞張驥奏以河北之民差賦不便,乃於古曹國故城復置曹州,屬兗州府。領縣二:曹,定陶。

皇清屬兗州府,編戶七十四里。

曹縣

周曹國地。秦屬碭郡。漢為濟陰郡定陶縣西南境。南北朝、元魏初,置西兗州,與濟陰郡同治定陶,後皆徙左城,即今治也。隋始置濟陰縣,為濟陰郡治。唐因之。武德四年,析置蒙澤縣。貞觀元年及定陶省入焉。宋、金、元皆因之。明洪武初,省縣入曹州,尋改州為曹縣,屬濟寧府。十八年改濟寧為州,而曹縣隨州屬兗州府。正統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