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77 (1700-1725).djvu/2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云「即三萬術地」 ,今考三萬衛乃渤海扶餘府地,明以牙克薩山為界,今開原以威遠堡為界,則渤海上京應屬烏喇界內。

古信州 ,本渤海懷遠府地。遼改州,領武昌、定武二縣,隸東京。金以州改隸會寧府。元廢。明初,城尚在,設站於此。今舊址莫考。

古賓州 ,遼置,金廢,舊址莫考。按《遼史》,置刺史於混同江,隸黃龍府。當在混同江以西之地。古涑州 ,渤海置,遼因之,金廢。舊以其近粟末河,故名。今按:粟末河即混同江,應在混同江左右之地。

古寧江州 ,遼置,統混同一縣,金廢。按《金史》,金太祖攻遼,先克寧江州,後渡混同江,則寧江州在今混同江之東。

古混同縣 ,遼置,金廢。舊無考。然縣以江名,亦江左右之地。

古長春州 遼置長春州韶陽軍,領長春一縣,隸上京,舊址無考。按遼上京在今烏喇之西北,而長春州乃鴨子河春獵之地,其州城應在混同江之北。

古長春縣 ,遼置,隸長春州,舊址無考。《遼志》云:「本混同江地」 ,亦應在江之北。

古恤品路 。金置節度使。本遼時率賓府地,元廢在。

興京東南邊外,入烏喇界內。

古曷蘇館 。金置節度使,元末廢。

古開天弘聖帝廟 。金大定中,冊長白山神為「興國靈應王。明昌中,冊開天弘聖帝」 ,備袞冕於山北建廟。末年廢。

古興國應聖公廟 ,金大定中,冊混同江之神為「興國應聖公,備袞冕玉冊,立廟江側,後廢。」 古嘉蔭侯廟 ,金大定中,冊封上京諸林為「嘉蔭侯,立廟。後廢。」

古寥晦城 《金史》:「金太祖進軍寧江州,次寥晦城」 ,城應在混同北。今舊址無考。

古九連城 《明一統志》云:「在三萬衛東北九十里,連屬有九」 ,不言其建置之由,今應在烏喇界內,無考。按《金史》,「斡魯於合懶甸之地築九城,與高麗對,出戰入守。」 今鳳凰城邊外有九連城遺址存。

五國城 ,《明一統志》云:「在三萬衛北一千里,自此而東分為五國,故名。」 今烏喇界內城堡多無名,不知何者為五國城也。

廢衛一百八十四,廢所二十。俱明初置。自

興京。東至烏喇界內。明初設都司,轄諸衛所。末年、

皆廢今遺址無考

寧古塔

金上京城 ,金初建都於此,按《金史》,「熙宗天眷元年,號上京會寧府,建宮殿。海陵遷都於燕,廢上京,止稱會寧府。」 世宗大定中,復為上京,在長白山北。按出虎水之傍,今寧古塔有古城,內有宮殿舊基,朝鮮界又有會寧府名,未知的據金宮殿 ,按《金史志》,上京宮室,有乾元殿、慶元宮、辰居殿、敷德殿、宵衣殿、稽古殿、明德宮、明德殿、涼殿、五雲樓、重明殿、東華殿、廣仁殿、西清殿、明義殿、龍壽殿、奎文殿、泰和殿、武德殿、薰風殿。又有混同江行宮、天元殿、世德殿、太廟、原廟、社稷。正隆間,海陵盡毀宮殿宗廟,平其址而耕鑿之。大定二十一年,世宗復修宮殿,建城隍廟。有皇武殿、臨漪亭。今寧古塔宮殿舊址,皆大定後建也。

古會平州 。金初置,金末廢。

古會寧縣 。金置上京附郭縣。元廢。

古曲江縣 ,金大定中置,隸會寧府。元廢。古宜春縣 ,金大定中置,屬會寧府。元廢。古肇州 ,金天會中置,以金太祖肇基王跡於此,故名。統始興縣,在混同江東,元廢。明初有站。今舊址無考。

古蒲與路 ,「金置節度使,在混同江之北,元廢。」 古呼里改路 ,金置節度使,元改軍民萬戶府,元末廢。今按其地應在寧古塔之東,虎兒哈河之傍。

墳墓附

完顏婁室墓 船廠之西二百里薄屯山上,有金源郡王墓,有石碑一,石人三,石羊二。按碑文為《婁室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