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68 (1700-1725).djvu/1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為雲蔽」 ,來年燈節必雪。

「季月朔日占,值寒露,主寒溫不時;值霜降,主多雨及來年饑。有風雨,主來年春旱夏水,麻貴。若東風半日不止,則米麥皆貴。重陽日晴,則冬至、元日、上元、清明皆晴,雨則皆雨。」 又占:是日晴則一冬凝,雨則一冬晴。占風色為年豐歉,喜東北,忌西北,其為節稍如《荊楚歲時記》。家製棗糕侑果殽,饋遺姻家,簪菊佩茰。登高多酩酊而歸。釀菊酒,醢瓜菜,霜降官祭旗纛。月內忌。雷主穀貴,虹主人災,霜不下,來年二月多陰寒。

立冬日謂之陽月,值朔有災異。晴雪則一冬為然,晴雖過寒而有魚占。來年前霜多主早黍善,後霜多主晚禾善。惟西北風主來年大熟。孟月朔鄉飲舉於學宮,無祀祭於厲壇。至下元節傳水官解厄之辰,亦相效持齋誦經,質明祀先祭墓,剪色楮為冥衣焚之,曰「送寒衣。」 是日南風則冬煖,北風寒。又占十六日謂寒婆,晴主冬暖。竟月畢場功勞。農遣工人歸,設醮燕享至醉,如古蜡祭之風焉。虹主麻,穀貴。月食魚,鹽貴。雷,人多死。雷而霧,離水面則二百五日水至。仲月大雪節,朔日大雪,主凶災,不利農。至日亦然。日至謂之亞歲。官府五鼓望闕拜賀畢,彼此拜賀如正旦。民間祭先祖,多逆女婦,女婦有獻履尊長者,其往來拜賀,惟《山海》為然。至後九日為一節,語云:「一九二九冰上走,三九四九不舒手,五九六九沿河尋柳,七九八九賞花飲酒。伏訖而寒生,九訖而暖至。」 北方節氣雖同,而東北視西北正矣。

季月朔日忌大寒,有虎災,喜小寒為瑞。是日以井水洗蠶子,曰飲蠶。通稱是月為臘,臘前雨雪,宜菜麥,且卜來歲稔。初八日為臘日,以米豆果肉雜為臘八粥。或遍置花木,卜云次年無蟲,且茂童女鉗耳,童男剃髮。下旬四日名交年,或曰少年掃室宇,暮設糖餅果菜祀竈。俗以糖丸粘竈門云:「毋得言家長短,以祈福」 庇。鄉人「秉高炬,照田間修整門戶,更造服飾,整辦酒餚,備具符帖,僧道作疏送檀越,醫士作辟瘟丹、屠蘇袋送往來者。」 除日,官家易門神桃符,下家亦易聯帖,懸麻線匙,著葫蘆新箒於戶,插芝麻楷於夕,辭歲陳儀,祀真宰及土神祖禰。設庭燎,照星斗,放爆竹驅鬼,焚蒼朮辟疫。或樹將軍炭,或擊千金木,取百穀種,量較均壹,置之地面,取鞂莖一析之,納豆十二閏加一束,置之水中,乃稱壽。家讌少長,咸集兒女終夜博戲,謂之「守歲。」 官家用鼓吹及民間炮喧,聒耳達旦。亦有夜深禱竈請方,抱鏡出門,潛聽市人偶然言語,以卜新歲休咎云。卜竈,自祀竈後,男女婚嫁不擇日,至除夕止,謂之「亂娶」 ,成親無忌矣。

凡歲,雖士大夫家,不知占星象,民間但見日月外有暈影,或占之,日嵐多雨,月嵐多風,而占月為多。春季夏仲初,三四見新月,語曰:「月兒張弓,少雨多風,月兒仰瓦,不求自下。」 為甚驗焉。其四甲子雨,如唐《朝野僉載》俚諺,而倒其語云:「某甲子雨。」 不葉下韻,且闕末二句。今述唐諺正之:春雨甲子,赤地千里;夏雨甲子,乘船入市。秋雨甲子,禾頭生耳。冬雨甲子,牛羊凍死,鵲巢下地。其年大水。他有一二占互異,不驗也。大概居近風洞,屯社祭風。凡旱,官禱於壇廟,民多禱於龍王焉。

永平府祠廟考        府志附諸志

本府。盧龍縣附郭。

社稷壇在城南二里。按《盧龍縣志》:「在城西三里。」

風雲雷雨山川壇在城南三里南山之麓。厲壇在城北半里。

旗纛廟,「各衛所皆有之,今多廢。」

城隍廟在治東南三百步。

八蜡廟在東南一里

馬神廟在城南二里,隆教寺西。

龍神廟在城南十里,灤河中流,萬曆十五年圯於水。按《盧龍縣志》,「在城南三里。」

清節廟舊址無考。洪武九年建於府城內東北隅,景泰五年復建於孤竹故城,在府城西二十里。按《通志》

皇清康熙四年,知府彭士聖重修。

東嶽廟在東郭外,按《盧龍縣志》,「一在東郭外,一在南臺山,一在劉家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