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67 (1700-1725).djvu/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相間,流泉滿道,或注荒池,或伏草逕,或散漫塵沙間。 春夏之交,晴雲碧樹,花香鳥聲,秋則亂葉飄丹,冬則 積雪凝素,信足賞心,而雪景尤勝。」

畿內西山神京右臂大行山第八徑,《圖經》亦名「小清 涼」也。

《金史》本傳:「貞祐二年正月,李英乘夜與壯士李雄等 四百九十人出城,緣西山進至佛巖寺,令雄等下山, 招募軍民,旬日得萬餘人,擇眾所推服者領之。」 《草木子》:「白雲平章求仙於燕京西山頂,一日適出,滕 玉霄訪之,不值,因戲題於壁曰:『西風短褐吹黃埃,何 不從我游蓬萊?振衣長嘯下山去,後夜月明騎鶴來。 竟不留名』。」白雲公疑呂仙過之,朝野輻湊,寵賚山積。 後知為玉霄題,白雲公戒以勿泄,厚賂之。

《春明夢餘錄》:「聚寶山在玉泉山西南行數里,度兩石 橋,循谿轉至臥佛寺。寺在唐為兜率寺,今名永安殿。 前娑羅樹來自西域,相傳建寺時所植,今大三圍矣。」 《珂雪齋集》:「臥佛寺於深山絕澗中乃得寺,以窣波為 門,殿前娑羅樹二株,西有泉,注於池,池上有石如碧 玉。」

《游業》壽安寺白塔,卓山門上,入門,古檜百章。殿前二 娑羅樹,大數十圍,左一海松,後殿臥佛一,又後小殿 更置臥佛一,俗稱「臥佛寺。」

《長安可游記》:「臥佛寺名壽安,因山得名。臥佛,俗稱也。 寺門有胡濙碑。臥佛有二:一香檀像,唐貞觀年造;一 銅像,憲宗皇帝時造,寺僧云。」

《帝京景物略》:「臥佛寺,唐名兜率,後名昭孝,名洪慶,今 曰永安。以後殿香木佛,又後銅佛俱臥,遂目臥佛云。」 寺西廣慧菴,東五華閣,西南弘法寺。

《長安客話》:「臥佛寺亦以泉勝,層巖夾道,木石散置,可 游可坐。兩殿各臥一佛,長可丈餘,其一滲金甚精。寺 內娑羅樹二株,子如橡栗,可療心疾。門西有石盤,方 廣數丈,高亦稱是。上刱觀音堂,周以欄,循石盤下有 小竇,出泉,淙淙琤琤,下擊石底,聽之冷然。寺多牡丹, 蓋中官所植,取以上供者。」

《燕都游覽志》:「臥佛寺,今上曾駐蹕,有重修御製碑。」 《酉陽雜俎》:「娑羅不芘凡草,不止惡禽。」

《茅亭客話》:「娑羅花苞大如拳,葉似枇杷葉,凡二十餘 葉,相沓捧苞,類桐花,一簇三十餘朵,徑月方謝。」 《吳船錄》:「娑羅者,其木葉如海桐,又似楊梅,花紅白色, 春夏間開。」

《通雅》:娑羅,外國之交讓木也。葉似柟,皮如玉蘭,色蔥 白,最潔。烏不棲、蟲不生,子。能下氣。

《淥水亭雜識》:「五臺山僧侈言娑羅樹靈異,至畫圖鏤 版。然如巴陵、淮陰、安西、伊洛、臨安、白下、峨嵋山,在處 有之。聞廣州南海神廟四本特高,今京師臥佛寺二 株,亦有干霄之勢。顧或著或不著,草木亦有幸不幸 也。」

《帝京景物略》:觀音石閣而西有隆教寺,又西上圓通 寺,望太和菴前,山中人指曰:「水盡頭,泉所源也。」又西 上廣泉廢寺,北半里為五華寺。

《春明夢餘錄》:「水源頭兩山相夾,小徑如線,亂水淙淙, 深入數里,有石洞三,旁鑿龍頭,水從龍口歕出。又前 數十武,土臺突兀,有石獸甚鉅,蹲踞臺下,相傳為金 章宗清水院。章宗有八院,此其一也。水分二支,其一 伏流地中,至玉泉山涌出。」

《拘虛集》:「從臥佛入山一里許,有石磵磵,旁仄徑緣而 上,為普福菴。自普福菴上半里,有五華閣,山隙一小 寺,寺側有亭,兩泉合流於前,一出巨石下,一流細石 間。上有溪,望之若窮,而隱隱復有樓閣。」

《明一統志》:「廣惠寺在府西三十五里,舊名五華寺,正 統七年改建。」

《元史英宗紀》:「英宗即位,是年九月建壽安山寺,給鈔 千萬貫。十月,命拜住督造壽安山寺。」

《元史》本傳:「至治元年春,詔建大剎於京西壽安山。鎖 咬兒哈的迷失與御史觀音保、成珪、李謙亨上章極 諫,以為東作方始,而興大役以耗財病民,非所以祈 福也。且歲在辛酉,不宜興築。」帝殺鎖咬兒哈的迷失 與觀音保,杖珪、謙亨,竄諸遐裔。

《元史英宗紀》:「三月,益壽安山造寺役軍。十二月,冶銅 五十萬斤,作壽安山寺佛像。二年八月,增壽安山寺 役卒七千人。九月,給壽安山造寺役軍匠死者鈔,人 百五十貫。幸壽安山寺,賜監役官鈔,人五千貫。」 《元史泰定帝紀》:「泰定元年二月,修西番佛事於壽安 山寺,三年乃罷。」

《元史百官志》:「大曆元年,立壽安山規運提點所。三年, 改昭孝營繕司。」

《元史文宗紀》:「至順二年正月,以壽安山英宗所建寺 未成,詔中書省給鈔十萬錠供其費,仍命燕鐵木兒、 撒迪等總督其工役,以晉邸部民劉元良等二萬四 千餘戶隸壽安山大昭孝寺,為永業戶。」

《寰宇通志》:「玉蓮池在香山五華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