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67 (1700-1725).djvu/3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者謂「北平當王,蓋兆燕山十二陵也。」

《世廟識餘錄》:「天壽」,山名始於成祖,蓋嘗駐蹕於此,飲 酒,是日,適萬壽之期,群臣上壽,故名「天壽。」今之傳譌 者,謂為御體所藏名「天壽」者,非也。

《小草齋集》:入紅門,有殿曰「時陟,車駕更衣之所也。神 路中石獅子、犀象、駱駝、麟、馬各四,石人十二,擎天柱 四,望柱二,碑亭一,而九陵分道焉。」長陵當中正南鄉, 其左為永陵、景陵,右為茂陵、裕陵、獻陵、昭陵,惟康、泰 二陵稍遠,可三十里。

《燕都游覽志》:「長陵在龍鳳門正北十二里,居中,其地 名山場,乃康家莊也。陵之左有元時康家墳存之,春 秋賜二祭陵,規制大於諸陵。」祾恩殿石欄三重,惟此 與定陵為然,其餘僅一重耳。登寶城,獨從中道一門 入,與他陵左右掖門入者異。碑闊四尺五寸,厚二尺 五寸,他陵亦不及也。

《昌平山水記》:「長陵在天壽山中峰之下,門三道,東西 二角門。門內東神廚五間,西神庫五間。廚前有碑亭 一座,南向,內有碑,龍頭龜趺,無字。重門三道,榜曰『祾 恩門。東西二小角門,門內有神帛爐,東西各一。其上 為享殿,榜曰『祾恩殿。九間重簷,中四柱,飾以金蓮,餘 髹漆階三道,中一道為神路,中平外墄,其平刻為龍』』」 形,東西二道皆墄,有白石欄三層,東西皆有級,執事 所上也。兩廡各十五間,殿後為門三道,又進為白石 坊一座,又進為石臺,其上爐一,花瓶、燭臺各二,皆白 石。又前為寶城,城下有甬道,內為黃琉璃屏一座,旁 有級,分東西。上折而南,是為明樓,重簷四出,陛前俯 享,殿後接寶城,上有榜曰「長陵」,中有大碑一,上書曰 「大明」,用篆,下書曰「成祖文皇帝之陵」,用楷字,大徑尺, 以金填之。碑用朱漆,欄畫雲氣,碑頭交龍方趺。寶城 周圍二里,城之內下有水溝,自殿門左右繚以周垣 屬之。寶城舊有樹。

《昌平山水記》:「長陵門右別有具服殿五間,東向,有周 垣,垣南有白石槽,五方而長,名曰雀池,貯水以飲雀。」 《嘉靖祀典》:「長陵葬成祖體天弘道高明廣運聖武神 功純仁至孝文皇帝,仁孝慈懿誠明莊獻配天齊聖 文皇后徐氏外一十六妃,諡葬不可考。」

《燕都游覽志》:「仁宗昭皇帝陵曰獻陵,在長陵之右。」 《昌平山水記》:「獻陵在天壽山西峰之下,距長陵西少 北一里。自北五空橋北三十餘步,分西為獻陵神路, 至殿門可半里,有碑亭一座,重簷四出,陛內有碑,龍 頭龜趺,無字。亭南有小橋,門三道,榜曰『祾恩門,無角, 門殿五間,單簷柱皆朱漆直椽。階三道,其平刻為雲 花』。」石欄一層,東西有級,兩廡各五間,餘如長陵。殿有 後門,為短簷,屬之垣,垣有門,垣後有土山,曰玉案山, 故闢神路於殿西。玉案山之右有小橋,前數步又一 小橋,跨溝水,溝水自陵東來,過橋下,會於北五空橋。 山後橋三道皆一空。又進為門三道,並如長陵,而高 廣殺之。甬道平,寶城小家半填,榜曰「獻《陵,碑》」曰「大明 仁宗昭皇帝之陵」,餘並如長陵。山之前門及殿,山之 後門及寶城各為一,周垣舊有樹,

《嘉靖祀典》:獻陵葬「仁宗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 武章聖達孝昭皇帝」,誠孝恭肅明德弘仁順天啟聖 昭皇后張氏。其恭靖賢妃、恭懿惠妃、貞靜敬妃俱葬 金山。外一妃諡葬不可考。

《國朝典彙》:「七妃三葬金山,餘皆從葬。」

《燕都游覽志》:宣宗章皇帝陵曰景陵,在長陵之左。 《昌平山水記》:「景陵在天壽山東峰之下,距長陵東少 北一里半,自北五空橋南數步分東為景陵神路,至 殿門三里碑亭,門廡如獻陵,殿五間重簷,階三道,其 平刻為龍形。殿有後門,不屬垣。殿後門三道,並如獻 陵,甬道平寶,城長而狹,榜曰:『景陵』」,碑曰「大明宣宗章 皇帝之陵,周垣如長陵。寶城前存樹十五株,冢上一 株。」

《嘉靖祀典》,景陵葬「宣宗憲天崇道英明神聖欽文昭 武寬仁純孝章皇帝,孝恭懿憲慈仁莊烈齊天配聖 章皇后孫氏,而以恭讓誠順康穆靜慈皇后胡氏葬 金山。」榮思賢妃亦葬金山。外六妃諡葬不可考。 《國朝典彙》:八妃一葬金山,餘皆從葬。

《昌平山水記》:「裕陵在石門山,距獻陵西三里,自獻陵 碑亭前分,西為裕陵神路,路有小石橋。碑亭北有橋 三道,皆一空平,刻雲花殿,無後門,榜曰『裕陵,碑曰『大 明英宗睿皇帝之陵,餘並如景陵。寶城,如獻陵』』。」 《嘉靖祀典》:「裕陵葬英宗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 武至德廣孝睿皇帝,孝莊獻穆弘惠顯仁恭天欽聖 睿皇」后錢氏,孝肅貞順康懿光烈輔天成聖皇后周 氏。其靖莊安穆宸妃,莊僖端肅安妃、端莊昭妃、恭安 和妃、恭僖成妃、榮靖貞妃、恭靖莊妃、恭莊端惠德妃, 莊和安靖順妃,昭肅靖端賢妃,端靖安和惠妃、端靖 安榮淑妃、安和榮靖麗妃、昭靜恭妃、僖恪充妃、惠和 麗妃、端和懿妃,俱葬金山,貞順懿恭惠妃葬桃山 《國朝典彙》:「十八妃一,葬綿山。餘俱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