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53 (1700-1725).djvu/3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皆見《詩》。案:《詩·秦風·蒹葭》云:「愬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是也。孫炎曰:「逆渡者,逆流也;順渡者,順流也。」然則逆、順流,皆謂渡水有逆順也。

正絕流曰「亂。」

直橫流也。《書》曰:「亂于河。」正,直也。謂橫絕其流而直渡,名曰「亂。」《書》曰:「亂于河。」案《禹貢》梁州云:「入于渭,亂于河。」孔安國云:「越沔而北入渭,浮東渡河而還帝都。有曰所治,以帝都在河之東,故直橫渡河而還帝都也。」彼孔氏引此文,故以為證也。

江、河、淮、濟為四瀆。四瀆者,發源注海者也。

案《白虎通》云:「瀆者何謂濁?中國垢濁,發源東注海,其功著大」,稱瀆也。案《禹貢》云:「導河積石,至于龍門,南至于華陰,東至于底柱,又東至于孟津;東過洛汭,至于大伾;北過浲水,至于大陸,又北播為九河,同為逆河,入于海。岷山導江,東別為沱,又東至于澧,過九江,至于東陵,東迤北會為匯,東為中江,入于海。導沇水東流為濟,入于河,溢為滎,東出于陶丘北,又東至於菏,又東北會於汶,又北東入於海。導淮自桐柏,東會於泗、沂,東入於海。」是發源注海者也。

《春秋緯》

《元命苞》

水之為言觸也,氣動躍也。

水之為言演也,陰化淖濡,流施潛行也。故其立字,兩 人交一以中出者為水。一者數之始。兩人譬男女,言 陰陽交物,以一起也。

水者,天地之包幕,五行之始焉,萬物之所由生,元氣 之津液也。

《漢書》

《五行志》

《傳》曰:「簡宗廟,不禱祠,廢祭祀,逆天時,則水不潤下。」《說》 曰:「水北方,終臧萬物者也。」其於人道,命終而形臧,精 神放越,聖人為之宗廟,以收魂氣,春秋祭祀,以終孝 道。王者即位,必郊祀天地,禱祈神祇,望秩山川,懷柔 百神,亡不宗事。慎其齋戒,致其嚴敬,鬼神歆饗,多獲 福助。此聖王所以順事陰氣,和神人也。至發號施令, 亦奉天時。十二月咸得其氣,則陰陽調而終始成,如 此則水得其性矣。若迺不敬鬼神,政令逆時,則水失 其性。霧水暴出,百川逆溢,壞鄉邑,溺人民,及淫雨傷 稼穡,是為「水不潤下。」

《淮南子》

《地形訓》

何謂「六水?」曰:「河水、赤水、遼水、黑水、江水、淮水。合四海 之內,東西二萬八千里,南北二萬六千里,水道八千 里,通谷,其名川六百,陸徑三千里。」禹乃使太章步,自 東極至于西極,二億三萬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使 豎亥步,自北極至于南極,二億三萬三千五百里七 十五步。凡鴻水淵藪,自三百仞以上,二億三萬三千 「五百五十里,有九淵,禹乃以息土填洪水,以為名山。 掘崑崙虛以下。地中有增城九重,其高萬一千里,百 一十四步二尺六寸,上有木禾,其脩五尋,珠樹、玉樹、 璇樹、不死樹在其西,沙棠、琅玕在其東,絳樹在其南, 碧樹、瑤樹在其北。旁有四百四十門,門間四里,里間 九純,純丈五尺。旁有九升玉,橫維其」西北之隅。北門 開以內,不周之風,傾宮旋室,縣圃涼風樊桐,在崑崙 閶闔之中,是其疏圃。疏圃之池,浸之黃水,黃水三周 復其原,是謂丹水,飲之不死。河水出崑崙東北陬,貫 渤海,入禹所導積石山。赤水出其東南陬西南注南 海。丹澤之東,赤水之東。弱水出自窮石,至於合黎,餘 波入於流沙,絕流沙,南至南海,「洋水出其西北陬入 於南海羽民之南。凡四水者,帝之神泉,以和百藥,以 潤萬物。」

水圓折者有珠,方折者有玉。清水有黃金,龍淵有玉 英,土地各以其類生。

《清水音小》,《濁水音大》。「湍水人輕,遲水人重。」

白水宜玉,黑水宜砥,青水宜碧,赤水宜丹,黃水宜金, 清水宜龜,汾水濛濁而宜麻,濟水通和而宜麥,河水 中濁而宜菽,雒水輕利而宜禾,渭水多力而宜黍,漢 水重安而宜竹,江水肥仁而宜稻。

《風俗通》

謹按《爾雅》:「藪者,澤也。藪之為言厚也,草木魚鱉,所以 厚養人君與百姓也。」魯有泰野,晉有泰陸,秦有陽紆, 宋有孟諸,楚有雲夢,吳有具區,齊有海隅,燕有昭餘 祁,鄭有圃田,周有焦、漢濩。今漢有九州之藪,揚州曰 具區,在吳縣之西。荊州曰雲夢,在華容縣南,今有雲 夢長掌之。豫州曰圃田,在中牟縣西。青州曰孟諸,不 知在何處。兗州曰大野,在鉅鹿縣北。雍州曰弦蒲,在 汧縣北蒲谷亭。幽州曰奚養,在虎縣東。冀州曰泰陸, 在鉅鹿縣西北。并州曰昭餘,祁,在鄢縣北。其一藪,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