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47 (1700-1725).djvu/1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懼?若總其罪人以臨之,鄭有辭矣,何懼?且夫合諸侯, 以崇德也,會而列奸,何以示後嗣?夫諸侯之會,其德 刑禮義,無國不記。記奸之位,君盟替矣。作而不記,非 盛德也。君其勿許!鄭必受盟。夫子華既為大子,而求 介於大國以弱其國,亦必不免。鄭有叔詹、堵叔、師叔 三良為政,未可間也。」齊侯辭焉。子華由是得罪於鄭。 冬,鄭伯請盟於齊。

十一年,天王使召武公、內史過賜晉侯命,受玉惰。過 歸,告王曰:「晉侯其無後乎?王賜之命,而惰于受瑞,先 自棄也已,其何繼之有?禮,國之幹也;敬,禮之輿也。不 敬則禮不行,禮不行則上下昏,何以長世?」十五年,秦 伯伐晉,獲晉侯以歸。

十六年冬十一月乙卯,鄭殺子華。十二月,會於淮,謀 鄫,且東略也。城鄫,役人病,有夜登丘而呼曰:「齊有亂。」 不果城而還。

十九年夏,宋公使邾文公用鄫子于次雎之社,欲以 屬東夷。司馬子魚曰:「古者六畜不相為用,小事不用 大牲,而況敢用人乎?祭祀以為人也。民,神之主也,用 人其誰饗之?齊桓公存三亡國以屬諸侯,義士猶曰 薄德。今一會而虐二國之君,又用諸淫昏之鬼,將以 求霸,不亦難乎?得死為幸。」二十一年春,宋人為鹿上 之盟,以求諸侯於楚,楚人許之。公子目夷曰:「小國爭 盟,禍也。宋其亡乎?幸而後敗。」秋,諸侯會宋公於盂。子 魚曰:「禍其在此乎?君欲已甚,其何以堪之?」於是楚執 宋公以伐宋。冬,會於薄以釋之。

二十二年十一月丁丑,楚子入饗於鄭,九獻,庭實旅 百,加籩豆六品。饗畢,夜出,文芊送於軍,取鄭二姬以 歸。叔詹曰:「楚王其不沒乎?為禮卒於無別。無別不可 謂禮,將何以沒?諸侯?是以知其不遂霸也。」二十八年 夏四月,晉侯、宋公、齊國歸父、崔夭、秦小子憖次于城 濮,楚師敗績。

三十三年春,秦師過周北門,左右免冑而下,超乘者 三百乘。王孫滿尚幼,觀之,言于王曰:「秦師輕而無禮 必敗。輕則寡謀,無禮則脫。入險而脫,又不能謀,能無 敗乎?」及滑,鄭商人弦高將市于周,遇之,以《乘韋》先,牛 十二犒師,曰:「寡君聞吾子將步師出于敝邑,敢犒從 者。不腆敝邑,為從者之淹,居則具一日之積,行則備」 一夕之衛。且使遽告於鄭。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 厲兵、秣馬矣。使皇武子辭焉,曰:「吾子淹久於敝邑,惟 是脯資,餼牽竭矣。為吾子之將行也,鄭之有原圃,猶 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間敝邑,若何?」杞子 奔齊,逢孫、揚孫奔宋,孟明曰:「鄭有備矣,不可冀也。攻 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滅滑而還。

《國語》:襄王使召公過及內史過賜晉惠公命。呂甥、郤 芮相晉侯,不敬,晉侯執玉卑,拜不稽首。內史過歸,以 告王曰:「晉不亡,其君必無後,且呂、郤將不免。」王曰:「何 故?」對曰:「《夏書》有之曰:『眾非元后何戴?后非眾無與守 邦。在《湯誓》曰:『余一人有辠,無以萬夫。萬夫有辠,在余 一人』。在《盤庚》曰:『國之臧,則維汝眾。國之不』』。」「則維余 一人,是有逸罰。」如是,則長眾使民,不可不慎也。民之 所急,在于大事。先王知大事之必以眾濟也,故祓除 其心,以和惠民,「考中度衷以涖之,昭明物則以訓之, 制義庶孚以行之。」祓除其心,精也;考中度衷,忠也;昭 明物則,禮也;制義庶孚,信也。然則長眾使民之道,非 精不和,非忠不立,非禮不順,非信不行。今晉侯即位 而背外內之賂,虐其處者,棄其信也;不敬王命,棄其 禮也;施其所惡,棄其忠也;以惡實心,棄其精也。四者 皆棄,則遠不至而近不和矣,將何以守國?古者先王 既有天下,又崇立上帝明神而敬事之,于是乎有朝 日夕月以教民事君。諸侯《春秋》受職於王,以臨其民; 大夫士日恪位箸以儆其官;「庶人工商各守其業以 共其上,猶恐有墜失也,故為車服旗章以旌之,為摯 幣瑞節以鎮之,為班爵貴賤以別之,為令聞嘉譽以 聲之。」猶有散遷解慢,而箸在刑辟,流在裔土,於是乎 有裔蠻之國,有釜鉞刀墨之民,而況可以淫縱其身 乎?夫晉侯非嗣也,而得其位,亹亹怵惕,保任戒懼,猶 曰未也。若將「廣其心而遠其鄰,陵其民而卑其上,將 何以固守?夫執玉卑,替其摯也;拜不稽首,誣其王也; 替摰無鎮,誣王無民。夫天事恆象,任重享大者必速 及。故晉侯誣王,人亦將誣之。欲替其鎮,人亦將替之。 大臣享其祿,弗諫而阿之,亦必及焉。襄王三年而立 晉侯,八年而隕於韓,十六年而晉人殺懷公無冑」,秦 人殺子金子公。

襄王使大宰文公及內史興賜晉文公,命上卿逆於 境。晉侯郊勞,館諸宗廟,饋九牢,設庭燎。及期,命於武 宮,設桑主,布几筵,大宰涖之,晉侯端委以入。大宰以 王命命冕服,內史贊之,三命而後即冕服。既畢,賓饗 贈餞,如公命侯伯之禮,而加之以宴好。內史興歸以 告王曰:「晉不可不善也。其君必霸。逆王命,敬奉禮義」 成。敬王命,順之道也;成禮義,德之則也。則德以道諸 侯,諸侯必歸之。且禮所以觀忠信仁義也。忠所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