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46 (1700-1725).djvu/13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休咎之應,焉可誣也。而欲盡廢《五行傳》,亦過矣。

按:《漢書五行志》,《春秋》成公十六年「正月,雨木冰。」劉歆 以為,上陽施不下通,下陰施不上達,故雨而木為之 冰。雰氣寒,木不曲直也。劉向以為,冰者陰之盛而水 滯者也,木者少陽,貴臣卿大夫之象也。此人將有害, 則陰氣脅木,木先寒,故得雨而冰也。是時叔孫僑如 出奔,公子偃誅死。一曰,時晉執季孫行父,又執公,此 執辱之異。或曰,今之長老名木冰為「木介。」介者,甲。甲, 兵象也。是歲,晉有鄢陵之戰,楚王傷目而敗。屬常雨 也。

後漢

靈帝光和六年井冰

按:《後漢書靈帝本紀》:「光和六年冬,東海、東萊、瑯琊井 中冰厚尺餘,大有年。」

文帝黃初六年水道冰木冰

按:《魏志文帝本紀》黃初六年:「是歲大寒,水道冰,舟不 得入江。」

按《晉書五行志》,文帝黃初六年正月,雨木冰。按劉歆 說,上陽施不下通,下陰施不上達,故雨而木為之冰。 雰氣寒,木不曲直也。劉向曰:「冰者陰之盛,木者少陽, 貴臣卿大夫象也。此人將有害,則陰氣脅木,木先寒, 故得雨而冰也。」是年六月,利成郡兵蔡方等殺太守 徐質,據郡反。太守,古之諸侯,貴臣有害之應也。一說 以木冰為木介,介者,甲兵之象。是歲既討蔡,方又八 月,天子自將以舟師征吳,戍卒十餘萬,連旌數百里, 臨江觀兵,又屬常雨也。

元帝太興三年雨木冰

按《晉書元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太興三年二月 辛未雨木冰。後二年周顗等遇害。」是陽施不下通也。

穆帝永和八年雨木冰

按《晉書穆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永和八年正月 乙巳,雨,木冰。是年殷浩北伐,明年軍敗,十年廢黜。」又 曰:「荀羨、殷浩北伐,桓溫入關之象也。」

孝武帝太元十四年雨木冰

按《晉書孝武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太元十四年 十二月乙巳,雨,木冰。明年二月王恭為北藩,八月庾 楷為西藩,九月王國寶為中書令,尋加領軍將軍,十 七年殷仲堪為荊州。雖邪正異規,而終同夷滅,是其 應也。」

北魏

孝靜帝武定四年雨木冰

按:《魏書孝靜帝本紀》,不載。 按《隋書五行志》,東魏武 定四年冬,天雨木冰。《洪範五行傳》曰:「陰之盛而凝滯 也。木者少陽,貴臣象也。將有害則陰氣脅木,木先寒, 故得雨而冰襲之。木冰一名介,介者,兵之象也。」時司 徒侯景制河南,及神武不豫,文襄懼其為亂而徵之, 景因舉兵反。豫州刺史高元成、襄州刺史李密、廣州 刺史暴顯並為景所執辱,貴臣有害之應也。其後左 僕射慕容紹宗與景戰於渦陽,俘斬五萬。

北齊

文宣帝天保二年木冰

按《北齊書。文宣帝本紀》。不載 按《隋書五行志》。「天保 二年。雨木冰三日。」初,清河王岳為高歸彥所譖。是歲 以憂死。

後主武平元年木冰

按《北齊書後主本紀》,不載。 按《隋書五行志》,「武平元 年冬雨木冰。明年二月又木冰。時錄尚書事和士開 專政。其年七月,太保瑯琊王儼矯詔殺之。領軍大將 軍庫狄伏連、尚書右僕射馮子琮並坐儼賜死。九月 儼亦遇害。」

武平六年,雨木冰。

武平七年,雨木冰。

按《北齊書後主本紀》不載 按《隋書五行志》:「六年、七 年,頻歲春冬木冰。其年周師入晉陽。因平鄴都。後主 走青州,貴臣死散,州郡被兵者不可勝數。」

高宗永徽二年雨木冰

按《唐書高宗本紀》:永徽二年十一月甲申,雨木冰。 按《五行志》:永徽二年十一月甲申,陰霧凝凍封樹木, 數日不解。劉向以為木少陽貴,臣象。此人將有害,則 陰氣脅,木先寒,故得雨而冰。亦謂之樹介。介,兵象也。

龍朔三年雨木冰

按《唐書高宗本紀》:「龍朔三年十一月甲戌,雨木冰。」

麟德元年雨木冰

按《唐書高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麟德元年十二 月癸酉,氛霧終日不解。甲戌,雨木冰。」

儀鳳三年雨木冰

按《唐書高宗本紀》:「儀鳳三年十一月丙申,雨木冰。」

中宗景龍四年雨木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