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43 (1700-1725).djvu/3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一月,成都府上言甘露降。」

大曆九年,甘露降。

按:《唐書代宗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大曆九年四 月庚戌,汝州上言甘露降。」

大曆十二年,甘露降。

按:《唐書代宗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大曆十二年 正月壬申,常州上言,甘露降,潔白凝泫,味同飴蜜。」「十 一月辛亥,京兆府上言,甘露降於城內靖恭坊之南 街柳樹,味如飴蜜。」

德宗貞元七年甘露降

按《唐書德宗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貞元七年四 月壬寅,廣州言甘露降。」

貞元九年,甘露降。

按《唐書德宗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貞元九年五 月甲午,鄆州言甘露降。」

貞元十年,甘露降。

按《唐書德宗本紀》。不載 按《文獻通考》。貞元十年正 月。西川奏。「當管甘露降。松柏樹竹藂等二千四百四 十二處。」

貞元十二年,甘露降。

按《唐書德宗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貞元十二年 五月,通州奏九樹甘露降。」

貞元十三年,甘露降。

按《唐書德宗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貞元十三年 九月甲子,幽州奏甘露降。十二月,婺州奏廳前松樹 甘露降。」

貞元十四年,甘露降。

按《唐書德宗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貞元十四年 四月,婺州奏甘露降。」

穆宗長慶三年甘露降

按《唐書穆宗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長慶三年四 月,同州言文宣王廟甘露降。」

後梁

太祖開平元年蜀王建國中甘露降

按《五代史梁太祖本紀》,不載。 按《蜀世家》,王建仍稱 天復七年,是歲諸州皆言甘露之瑞。秋七月,建乃即 皇帝位。

穆宗應曆十四年甘露降

按《遼史穆宗本紀》:「應曆十四年夏四月,黃龍府甘露 降。」

聖宗統和九年東京甘露降

按《遼史聖宗本紀》云云。

道宗大安九年甘露降

按《遼史道宗本紀》:「大安九年夏四月乙卯,興中府甘 露降,遣使祠佛飯僧。」

太祖乾德四年甘露降

按《宋史太祖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乾德四年二月 「長春節,甘露降江寧府報恩院。」

乾德五年,甘露降。

按《宋史太祖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五年二月。甘露 降江寧府玉泉寺松樹。

開寶元年甘露降

按《宋史太祖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開寶元年十二 月。「甘露降蔡州僧院柏樹。」

太宗太平興國三年甘露降

按《宋史太宗本紀》:「太平興國三年春三月,壽州甘露 降。」

太平興國四年,甘露降。

按《宋史太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四年五月。「甘露 降河東縣廨叢竹。凡三日。」

太平興國七年,甘露降。

按《宋史太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七年四月丙戌。 知漢州安守亮獻柏葉上甘露一器。」

雍熙元年甘露降

按《宋史太宗本紀》:「雍熙元年三月,甘露降太一宮庭。」

按五行志時西京太一宮新成

雍熙二年,甘露降。

按:《宋史太宗本紀》:雍熙二年「夏四月庚子,甘露降後 苑。」按志作三年事

雍熙四年,甘露降。

按《宋史太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四年十二月。甘 露降興化軍羅漢峰前五松

端拱二年甘露降

按《宋史太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端拱二年二月。 甘露降壽州廨園柏及資聖寺檜。

淳化二年甘露降

按《宋史太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淳化二年十二 月,資州廨及延壽觀德純寺甘露降,松柏凡六日。 淳化三年甘露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