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43 (1700-1725).djvu/1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元帥,復賜金券、四頂帽、二色袍,尊寵所未有。清寧九 年,車駕獵灤水,以其子涅魯古素謀,與同黨陳國王 陳六、知北院樞密事蕭胡睹等凡四百餘人,誘脅弩 手軍,陣於帷宮外。將戰,其黨多悔過效順,各自奔潰。 重」元既知失計,北走大漠,歎曰:「涅魯古使我至此!」遂 自殺。先是,重元將起兵,帳前雨赤如血,識者謂敗亡 之兆。

咸雍四年雨糓按遼史道宗本紀咸雍四年六月壬子西北路雨糓方三十里

太宗淳化三年雨土

按《宋史太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淳化三年正月 乙卯,京師雨土。占曰:「小人叛。」自後李順盜據益州。

仁宗慶曆元年雨藥

按《宋史仁宗本紀》:「慶曆元年二月丙午,京師雨藥。」 慶曆三年,「雨赤雪。」

按《宋史仁宗本紀》:慶曆三年十二月「丁巳,河北雨赤 雪。」 按《五行志》:「慶曆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天雄軍、 德、博州天降紅雪盡,血雨。」

英宗治平元年雨土

按《宋史英宗本紀》,「治平元年三月辛酉,雨土。十二月 乙巳,雨土。」 按《五行志》:「治平元年三月壬戌,雨土,十 二月己亥,雨黃土。」紀志日干不符故並存之

神宗熙寧元年雨毛

按《宋史神宗本紀》,「熙寧元年三月丁酉,潭州雨毛。」 按《五行志》:「熙寧元年,荊襄間天雨白氂如馬尾,長者 尺餘,彌漫山谷。三月丁酉,潭州雨毛。」

熙寧五年,雨土。

按:《宋史神宗本紀》:「熙寧五年十二月癸未,雨土。」 「熙寧七年,雨土。」

按《宋史神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七年三月戊午, 雨黃土。」

熙寧八年,雨土,雨黃毛。

按《宋史神宗本紀》:熙寧八年五月「丁丑,雨土及黃毛。」

元豐二年雨豆雨土

按《宋史神宗本紀》:「元豐二年六月,忠州雨豆。秋七月, 南賓縣雨豆。十一月丁亥,雨土。」

元豐三年,雨「木子。」

按《宋史神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三年六月己未, 饒州長山雨木子數畝,狀類如芋子,味香而辛,土人 以為桂子,又曰菩提子。明道中嘗有之,是歲大稔。 元豐五年雨土。」

按:《宋史神宗本紀》:「五年三月丙午,雨土。」按志作乙巳 元豐六年,雨土。

按:《宋史神宗本紀》:「元豐六年夏四月辛未,雨土。」

哲宗元祐三年雨黍

按《宋史哲宗本紀》,元祐三年秋七月癸酉,忠州言,「臨 江塗井鎮雨黑黍。」 按《五行志》:「元祐三年六月,臨江 縣塗井鎮雨白黍,七月又雨黑黍。」

元祐七年,雨塵土。

按《宋史哲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元祐七年正月 戊午,天雨塵土,主民勞苦。」

徽宗大觀元年雨豆

按:《宋史徽宗本紀》:「大觀元年,廬州雨豆。」

宣和元年雨土

按《宋史徽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宣和元年三月 「庚午,雨土著衣,主不肖者食祿。」

高宗建炎二年雨紙錢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建炎二年,杜充 為北京留守,天雨紙錢於營中,厚盈寸。明日與金人 戰城下,敗績。」「紙,白祥也。」

紹興二年雨錢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二年七月,天雨 錢。或從石甃中涌出,有輪廓,肉好不分明,穿之碎若 沙土。」

紹興八年,雨冰龜。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八年五月,汴京 太康縣大雷雨,下冰龜數十里,隨大小皆龜形,具手 足卦文。」

紹興十一年,雨黃沙。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紹興十一年三 月「庚申,涇州雨黃沙。」

紹興十六年,雨豆。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十六年正月辛 未,瀘州雨豆。」近草妖也。

紹興二十六年七月,雨水銀。

按:《宋史高宗本紀》云云。

孝宗乾道四年雨土雨米

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四年三月己丑, 雨土若塵。春,舒州雨黑米,堅如鐵,破之,米心通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