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43 (1700-1725).djvu/13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瘞之。經華山,禱雨嶽祠,泣拜不能起,天忽陰翳,一雨 三日。及到官,復禱于社壇,大雨如注,水三尺乃止,禾 黍自生,秦民大喜。時斗米十三緡,又率富商出粟,及 奏行納粟補官之令,聞民有殺子以啖母者,為之大 慟,出私錢濟之,且命出其肉遍示闔府官屬,責其不 能賑貸。

至順元年旱

按《元史文宗本紀》,「至順元年,開元、大同、真定、冀寧、廣 平諸路及忠翊侍衛、左右屯田,自夏至於七月不雨。 九月,鐵里干、木鄰等三十二驛,自夏秋不雨,牧畜多 死,民大饑。詔命嶺北行省人賑糧二石」 按《五行志》: 「至順元年七月,肇州、興州、東勝州及榆次、滏陽等十 三縣旱。」

至順二年,旱。

按《元史文宗本紀》,二年夏四月壬申,晉寧、冀寧、大同、 河間諸路屬縣,皆以旱不能種告饑。六月,晉寧、亦集 乃二路旱。八月,景州自六月至是月不雨,金州及西 和州頻年旱災,民饑,賑以陝西鹽課鈔五千錠。是歲, 冀寧、河南二路旱,大饑 按《五行志》:二年,霍、隰、石三 州,阜城、平地二縣旱。

至順三年,旱。

按《元史寧宗本紀》:「三年八月,文宗崩。是月,冀寧路之 陽曲、河曲二縣及荊門州旱。九月,河南府之洛陽縣 旱。」

至順四年,旱。

按《元史順帝本紀》:「至順四年六月己巳,順帝即位,是 月,兩淮旱。」

順帝元統元年旱

按《元史順帝本紀》。「六月兩淮旱。民大饑。十一月,江浙 旱饑。發義倉糧。募富人入粟以賑之」 按《五行志》。「元 統元年夏,紹興旱。自四月不雨至於七月。淮東淮西 皆旱。」

元統二年,旱。

按《元史順帝本紀》。「二年二月癸未。安豐路旱饑。敕有 司賑糶麥萬六千七百石。」三月庚子,杭州、鎮江、嘉興、 常州、松江、江陰水旱。湖廣旱。自是不雨至於八月四 月。成州旱饑。詔出庫鈔及發常平倉米賑之。河南旱。 自是月不雨至於八月六月。大寧、廣寧、遼陽、開元、瀋 陽、懿州水旱。八月,南康路諸縣旱蝗。 按《五行志》:二 年「三月,湖廣旱,自是月不雨至於八月。四月,河南旱, 自是月不雨至於八月秋,南康旱。」

至元元年旱

按《元史順帝本紀》。至元元年三月。「益都路沂水、日照、 蒙陰、莒縣旱饑。賑米一萬石。四月,河南旱。賑恤芍陂 屯軍糧兩月」 按《五行志》。至元元年夏。河南及邵武 大旱。

至元二年,旱。

按《元史順帝本紀》,「二年三月,陝西暴風旱,無麥。五月, 婺州不雨,至於六月。是歲,江浙旱,自春至於八月不 雨,民大饑。」 按《五行志》:二年,蘄州、黃州,浙東衢州、婺 州、紹興,江東信州,江西瑞州等路及陝西皆旱。是年 四月,黃州黃岡縣周氏婦產一男即死,狗頭人身,咸 以為旱魃云。

至元六年,旱。

按《元史順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六年夏,廣東南 雄路旱。自二月不雨至於五月,種不入土。」

至正二年旱

按《元史順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至正二年,彰德、 大同二郡及冀寧、平晉、榆次、徐溝縣,汾州孝義縣、沂 州皆大旱,自春至秋不雨,人有相食者。秋,衛輝大旱。」

按《王思誠傳》:「思誠,至正二年拜監察御史,上疏言」 :

「京畿去年秋不雨,冬無雪。方春首月蝗生,黃河水溢。」 蓋不雨者陽之亢,水湧者陰之盛也。嘗聞一婦銜冤, 三年大旱。往歲伯顏專擅威福,讎殺不辜,郯王之獄, 燕鐵木兒宗黨,死者,不可勝數。非直一婦之冤而已, 豈不感傷和氣耶!宜雪其罪,敕有司禱百神,陳牲幣, 祭河伯,發卒塞其缺。被災之家,死者給葬具,庶幾可 「以召陰陽之和。消水旱之變。」此應天以實不以文也。 至正三年旱。

按《元史順帝本紀》:「三年七月,興國路大旱。」

至正四年,旱。

按《元史順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四年,福州大旱。 自三月不雨至於八月,興化、邵武、鎮江及湖南之桂 陽皆旱。」

至正五年,旱。

按《元史順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五年曹州禹城 縣大旱。夏,膠州高密縣旱。

至正六年,旱。

按《元史順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六年,鎮江及慶 元奉化州旱。」

至正七年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