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43 (1700-1725).djvu/10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庶徵典

 第八十八卷目錄

 旱災部彙考四

  唐高祖武德三則 太宗貞觀十一則 高宗永徽五則 顯慶二則 麟德一則 乾封

  一則 總章二則 咸亨二則 上元一則 儀鳳二則 永隆一則 永淳二則 中宗嗣

  聖十則 神龍一則 景龍二則 睿宗先天一則 元宗先天一則 開元十三則 天寶

  四則 肅宗乾元二則 代宗永泰三則 大曆五則 德宗建中二則 興元一則 貞元

  十一則 順宗永貞一則 憲宗元和七則 穆宗長慶二則 敬宗寶曆二則 文宗太和

  六則 開成五則 武宗會昌二則 寅宗大中五則 懿宗咸通五則 僖宗乾符二則

  廣明一則 中和一則 昭宗景福一則 光化二則 天復一則 昭宣帝天祐一則

庶徵典第八十八卷

旱災部彙考四

高祖武德三年旱

按《唐書高祖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云云。

按《冊府元龜》:武德三年,自夏不雨,至于八月。帝齋居 稽顙,四向拜,遣治書侍御史孫伏伽告天地神曰:「某 蒙聖明佑助,得為人主,有何殃咎,致使亢旱?某若無 罪,使三日內雨;某若有罪,請殃某身,無令兆民受饑 饉,應時大雨。」

武德四年,旱。

按《唐書高祖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四年「自春不雨, 至於七月。」

按:《冊府元龜》:「四年三月,帝以旱故,親錄囚徒,俄而雨。」 武德七年,旱。

按《唐書高祖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七年秋,關內、河 東旱。」

太宗貞觀元年旱

按:《唐書太宗本紀》:「貞觀元年夏,山東旱,免今歲躬大赦租。」 「貞觀二年,旱。」

按:《唐書太宗本紀》:「二年三月庚午,以旱蝗責。」

癸酉,雨。 按《五行志》,「春旱。」

貞觀三年,旱。

按《唐書太宗本紀》,三年正月,以旱避正殿。六月戊寅, 以旱慮囚。壬午詔文武官言事 按《五行志》:春夏旱。 按《冊府元龜》,「三年四月丙午,以旱甚,避正殿。六月詔 曰:朕以眇身,祗膺大寶,託王公之上,居億兆之尊,勵 志克己,詳求至治,兢兢業業,四載於茲矣。上不能使 陰陽順序,風雨以時,下不能使禮樂興行,家給人足。 而關輔之地,連年不稔。自春及夏,亢陽為虐。雖復潔 誠祈禱,靡愛斯牲,膏雨愆應,田疇廢業。斯乃上元貽 譴,在予一人,元元何辜?罹此災害。」朕是用食不甘味, 寢不安席,瞻西郊而載惕,仰雲漢而疚心。內顧諸己, 永懷前載。既明不自見,德不被物,豈賞罰不衷,任用 失所,將奢侈未革,苞苴尚行者乎?文武「百辟,宜各上 封事,極言朕過,勿有所隱。」是月,遣開府儀同三司長 孫無忌、左僕射房元齡、工部尚書段綸、刑部尚書韓 仲良祈雨於名山大川。

貞觀四年,旱。

按:《唐書太宗本紀》:「四年二月丁巳,以旱詔公卿言事。」

按:《五行志》:四年:「自太上皇傳位至此,而比年水旱。」

貞觀九年,旱。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九年秋,劍南關 東州二十四,旱。」

貞觀十二年冬,旱。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云云。

按《冊府元龜》:「十二年五月甲寅,帝以旱避正殿。自去 冬不雨,至是令文武官五品以上各上封事,極言得 失,勿有所隱。減膳罷役,分遣使人賑恤寡乏,理囚徒, 申冤屈。司空長孫無忌以旱遜位,不許。自是澍雨應, 時歲大稔。」

貞觀十三年,旱。

按《唐書太宗本紀》,十三年五月甲寅,以旱避正殿,詔 五品以上官言事,減膳罷役,理囚賑乏,乃雨。 按《五 行志》:十二年,吳、楚、巴、蜀州二十六旱,冬不雨,至於明 年五月。 按《魏徵傳》:「十三年,自去冬至五月不雨。徵 上疏極言曰:『臣奉侍幃幄十餘年,陛下許臣以仁義 之道,守而不失。儉約朴素,終始弗渝。德音在耳,不敢 忘也』。」頃年以來,寖不克終,謹用條陳,裨萬分一。陛下 在貞觀初,清淨寡欲,化被荒外,今萬里遣使,市索駿 馬,并訪怪珍。昔漢文帝卻千里馬,晉武帝焚雉頭裘, 陛下居常論議,遠希堯舜,今所為更欲處漢文晉武 下乎?此不克終,一漸也。子貢問治人,孔子曰:「懍乎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