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40 (1700-1725).djvu/6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癸丑,入南斗魁中。占曰:「大人憂。」

按《舊唐書天文志》:四月,熒惑鎮太白,合于營室。太史 南宮沛奏:「所合之處戰不勝,大人惡之,恐有喪禍。」明 年冬,郭子儀等九節度之師自潰于相州。

乾元二年正月,歲星蝕月。二月,月犯心。

按《唐書肅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二年正月癸未, 歲星蝕月,在翼,楚分也,一曰「饑。」二月丙辰,月犯心中 星,占曰:「主命惡之。」

乾元三年四月,彗星出于婁胃,閏月彗星出于西方 按《唐書肅宗本紀》云云。 按《天文志》,「四月丁巳,有彗 星于東方,在婁、胃間,色白,長四尺,東方疾行,歷昴、畢、 觜、觿、參、東井、輿鬼、柳、軒轅,至右執法西,凡五旬餘不 見。閏月辛酉朔,有彗星于西方,長數丈,至五月乃滅。」 婁為魯,昴、畢為趙,觜觿、參為唐,東井、輿鬼為京師分, 柳其半為周分,二彗仍見者,薦禍也。又婁胃間天倉, 按《舊唐書天文志》,「是時自四月初大霧大雨,至閏四 月末方止。」是月逆賊史思明再陷東都,米價踊貴,斗 至八百文,人相食,殍尸蔽地。

上元元年十二月癸未夜歲掩房星

按《唐書肅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天文志》云云。 上元二年。月掩昴。

按《唐書肅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天文志》:上元元 年建子月癸巳亥時一鼓二籌後,月掩昴,出其北,兼 白暈畢星,有白氣從北來貫昴。司天監韓穎奏曰:「按 石申占,月掩昴,胡王死,又月行昴北,天下福。臣伏以 三光垂象,月為刑殺之徵,二石殲夷,史官常占,畢昴 為天綱,白氣兵喪。掩其星則大破胡王,行其北則天 下有福。」巳為周分,癸主幽燕,當羯胡竊據之郊,是殘 寇滅亡之地。明年,史思明為其子朝義所殺。十月,雍 王收復東都。

寶應二年月掩歲星

按《唐書肅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寶應二年四月 己丑,月掩歲星,占曰饑。」

代宗廣德二年六月丁卯有星隕于汾州十二月丙寅眾星隕

按《唐書代宗本紀》云云。 按《天文志》。「六月丁卯。有妖 星隕于汾州。十二月丙寅。自乙夜至曙。星流如雨。」

永泰元年九月辛卯太白經天

按《唐書代宗本紀》云云。 按舊志,「是月吐蕃逼京畿。」

大曆元年十二月己亥有彗星出於瓠瓜

按:《唐書代宗本紀》云云。

大曆二年二月,流星出瓠瓜。七月,熒惑入氐,填犯水 位,歲犯司怪。八月,月入氐。九月,歲星守井。晝有大流 星出,熒惑犯斗。十二月,犯壁壘。

按《唐書代宗本紀》:「二年九月乙丑,晝有星流於南方。」

按《天文志》:「二月辛亥,有流星如桃,尾長十丈,出瓠。」

瓜入太微。七月癸亥,熒惑入氐。其色赤黃。乙丑,鎮星 犯水位。占曰:「有水災。」乙亥,歲星犯司怪。八月壬午,月 入氐。丙申,犯畢。九月戊申,歲星守東井。占:皆為有兵。 乙丑,熒惑犯南斗,在燕分。十二月丁丑,犯壘壁。占曰: 「兵起。」 又按《志》,九月乙丑晝,有星如一斗器,色黃,有 尾,長六丈餘,出南方,沒于東北。東北于中國,則幽州 分也。

大曆三年正月,月掩畢。七月,五星並出東方。八月,月 掩畢,入井。九月,歲星入鬼,大星北流。熒惑入太微,太 白犯左執法。

按《唐書代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三年正月壬子, 月掩畢;八月己未,復掩畢。辛酉,入東井。九月壬申,歲 星入輿鬼。占曰:「歲星為貴臣,輿鬼主死喪。」丁丑,熒惑 入太微,二旬而出。己卯,太白犯左執法。 又按志:七 月壬申,五星並出東方。占曰:「中國利。」九月乙亥,有星 大如斗,北流,有光燭地。占為貴使。

大曆四年二月,熒惑守房。三月,入氐,填星犯鬼。七月, 熒惑犯次相,犯建星。

按《唐書代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四年二月壬寅, 熒惑守房上相,丙午,有芒角,三月壬午,逆行入氐中。 是月鎮星犯輿鬼,七月戊辰,熒惑犯次相,九月丁卯, 犯建星。占曰:「大臣相譖。」

大曆五年二月,歲星入軒轅。四月,彗見五車,又見北 方。六月,近三公,月犯進賢,犯氐,金入井。

按《唐書代宗本紀》:「五年四月己未,有彗星出于五車。 五月己卯,有彗星出于北方。六月己未,以彗星滅,降 死罪,流以下原之。」 按《天文志》:「二月乙巳,歲星入軒 轅。六月丁酉,月犯進賢;庚子,犯氐。庚戌,太白入東井。」

又按《志》,「四月己未,有彗星于五車,光芒蓬勃,長三。」

丈己卯,彗星見于北方,色白,癸未東行,近八穀中星; 六月癸卯,近三公,己未不見。占曰:「色白者,太白所生 也。」

大曆六年七月,月掩畢,犯大微。八月,熒惑犯鄭,月入 太微。九月,流星出女。熒惑犯哭泣。月掩畢,入太微。十 月掩畢,熒惑犯壘壁,月入軒轅。十一月,入太微,掩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