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37 (1700-1725).djvu/5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誅不行則霜不殺草,繇臣下則殺不以時,故有草妖。 凡妖,貌則以服,言則以詩,聽則以聲,視則以色者,五 色物之大分也,在於眚祥,故聖人以為草妖,失秉之 明者也。溫奧主蟲,故有蠃蟲之孽,謂螟螣之類當死 不死,未當生而生,或多於故而為災也。劉歆以為屬 思心,不於《易》,剛而包柔,為離。離為火,為目。羊上角 下蹄,剛而包柔,羊大目而不精明,視氣毀,故有羊旤。 一曰,暑歲羊多疫死,及為怪,亦是也。及人則多病目 者,故有目痾。火色赤,故有赤眚赤祥。凡視傷者病火 氣,火氣傷則水沴之。其極疾者順之,其福曰壽。劉歆 《視傳》曰:「有羽蟲之孽,雞旤。」說以為於天文南方喙為 鳥星,故為羽。蟲旤亦從羽,故為雞。雞於《易》自在巽說, 非是。庶徵之恆奧,劉向以為《春秋》亡冰也。小奧不書, 無冰然後書,舉其大者也。京房《易傳》曰:「祿不遂行茲 謂欺,厥咎奧,雨雪四至而溫臣。安祿樂逸茲謂亂,奧 而生蟲。知罪不誅茲謂舒其奧,夏則暑殺人,冬則物 華實。重過不誅,茲謂亡徵,其咎當寒而奧,六日」也。 《傳》曰:「聽之不聰,是謂不謀,厥咎急,厥罰恆寒,厥極貧。 時則有鼓妖,時則有魚孽,時則有豕禍,時則有耳痾, 時則有黑眚黑祥。惟火沴水。聽之不聰,是謂不謀」,言 上偏聽不聰,下情隔塞,則不能謀慮利害,失在嚴急, 故其咎急也。盛冬日短,寒以殺物,政促迫,故其罰常 寒也。寒則不生百穀,上下俱貧,故「其極貧也。君嚴猛 而閉下,臣戰栗而塞耳,則妄聞之氣發於音聲,故有 鼓妖。」寒氣動,故有魚孽。雨以龜為孽。服虔日多雨則龜多出龜 能陸處,非極陰也。魚去水而死,極陰之孽也。於《易》,「坎 為豕」,豕大耳而不聰察,聽氣毀,故有豕禍也。一曰,寒 歲豕多死,及為怪,亦是也。及人則多病耳者,故有耳 痾。水色黑,故有黑眚黑祥。凡聽傷者病水氣,水氣病 則火沴之。其極貧者順之,其福曰富。劉歆《聽傳》曰:「有 介蟲孽也,庶徵之恆寒」,劉向以為《春秋》無其應,周之 末世,舒緩微弱,政在臣下,奧煖而已。劉歆以為,大雨 雪及未當雨雪,而雨雪,及大雨雹、隕霜殺菽草,皆常 寒之罰也。劉向以為常雨,屬貌不恭。京房《易傳》曰:「有 德遭險,茲謂逆命。厥異寒誅。過深當奧而寒,盡六日, 亦為雹。害正不誅,茲謂養賊。寒七十二日,殺蜚禽。道 人始去,茲謂傷。」服虔日有道之人去其寒物無霜而死涌水出。 戰不量敵,茲謂辱命。其寒雖雨,物不茂。聞善不予,厥 咎聾。

《傳》曰:「思心之不。」是謂不聖,厥咎霿,厥罰恆風,厥極 凶短折。時則有脂夜之妖,時則有華孽,時則有牛禍, 時則有心腹之痾,時則有黃眚黃祥,時則有金木水 火沴土思心之不。「是謂不聖。」《思心》者,心思慮也。 寬也。孔子曰:「居上不寬,吾何以觀之哉?」言上不寬大 包容臣下,則不能居聖位。貌、言、視、聽,以心為主,四者 皆失,則區霿無識,故其咎霿也。雨、旱、寒、奧,亦以風為 本,四氣皆亂,故其罰常風也。常風傷物,故其極凶短 折也。傷人曰凶,禽獸曰短,草木曰折。一曰凶夭也。兄 喪弟曰短,父喪子曰折。在人腹中,肥而包裹心者,脂 也,心區霿則冥晦,故有脂夜之妖。一曰,有脂物而夜 為妖,若脂水夜汙人衣,淫之象也。一曰,夜妖者,雲風 並起而杳冥,故與常風同象也。溫而風則生螟螣,有 裸蟲之孽。劉向以為於《易》,巽為風、為木,卦在三月四 月,繼陽而治,主木之華實。風氣盛,至秋冬木復華,故 有華孽。一曰,地氣盛則秋冬復華。一曰,華者,色也。土 為內事,為女孽也。於《易》,坤為土,為牛,牛大心而不能 思慮,思心氣毀,故有牛禍。一曰,牛多死,及為怪,亦是 也。及人則多病心腹者,故有心腹之痾。土色黃,故有 黃眚黃祥。凡思心傷者病土氣,土氣病則金木水火 沴之,故曰「時則有金木水火沴土」不言「惟」,而獨曰「時 則有」者,非一衝氣所「沴,明其異大也。其極曰凶短折 順之,其福曰考終命。」劉歆《思心傳》曰:「時則有蠃蟲之 孽」,謂螟螣之屬也。庶徵之常風,劉向㠯為《春秋》無其 應。京房《易傳》曰:「潛龍勿用,眾逆同志,至德迺潛,厥異 風。其風也,行不解,物不長,雨小而傷。政悖德隱茲謂 亂,厥風先風不雨,大風暴起,發屋折木。守義不進茲 謂耄,厥風與雲俱起,折五穀莖。」「臣易上政茲謂不順, 厥風大焱發屋。賦斂不理玆謂禍,厥風絕經緯,止即 溫,溫即蟲。侯專封玆謂不統,厥風疾而樹不搖,穀不 成。」辟不思道利茲謂無澤,厥風不搖木。旱無雲,傷禾。 「公常於利茲謂亂,厥風微而溫,生蟲蝗,害五穀。」「棄正 作淫茲謂惑,厥風溫,螟蟲起,害有益人之」物。侯不朝, 茲謂叛。厥風無恆,地變赤而殺人。

傳曰:「皇之不極,是謂不建,厥咎眊,厥罰恆陰,厥極弱。 時則有射妖,時則有龍蛇之孽,時則有馬禍,時則有 下人伐上之痾,時則有日月亂行,星辰逆行。皇之不 極,是謂不建。」皇,君也。極,中。建,立也。人君貌、言、視、聽、思、 心,五事皆失,不得其中,則不能立萬事。失在眊悖,故 其咎眊也。王者自下承天理物,雲起於山而彌於天, 天氣亂,故其罰常陰也。一曰,上失中,則下彊盛而蔽 君明也。《易》曰:「亢龍有悔,貴而亡位,高而亡民,賢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