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33 (1700-1725).djvu/12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銘曰

人之所信者,手足耳目也。目識多寡,手知重輕,然人 未有以手量而目計者,必付之於度量與權衡,豈不 自信而信物?蓋以為無意無我,然後得萬物之情。故 天地之寒暑,日月之晦明,昆侖旁薄於三十八萬七 千里之外,而不能逃於三尺之箭,五斗之缾。雖疾雷 霾風,雨雪晝晦,而遲速有度,不加虧贏。使凡為吏者, 「如缾之受水,不過其量,如水之浮箭,不失其平,如箭 之升降也。視時之上下,降不為辱,升不為榮,則民將 靡然心服,而寄我以死生矣。」

答曾無疑          朱熹

晷景製作甚精,三衢有王伯照侍郎所定《官曆刻漏 圖》一編,亦與此同。曆象之學,自是一家,若欲窮理,亦 不可以不講。然亦須大者先立,然後及之,則亦不至 難曉,而無不通矣。

漏刻鐘銘         元姚燧

靈臺設簴巍以尊,元間大呂非其晜。摯曠善鼓手自 煩,宮商良諧等金盆。請無以聲以功論,一日之中兩 昕昏。一鳴一刻有度存,九圍一圃折柳樊。黔首時作 時饔飧,日月如是相告敦。三辰聽命循軌垣,四序不 忒迭寒暄,萬物生翕盈。乾坤何獨治曆逌此源。凝熙 帝績高羲軒,積世而運會而元。吉金之舌慎莫捫,輟 響誰其代天言。

重鑄漏壺銘有序    明周琰

漏壺之製,原於上古,聖人掌之有司,所以敬天時,重人事,其所關也大矣。溫郡漏壺,敝於火,闕之有年。天順丁丑,予來守茲郡,欲重鑄之,顧以漸次舉百廢未及之歲辛巳,乃圖成其事。郡之文武縉紳士咸樂於贊襄。壺既成,俾挈壺氏掌其職而不失。君子小人以之興居有節,所謂術不違天,政不失時者,是郡有之,宜銘以誌不忘。銘曰:

挈壺有職,司彼天時。壺既敝矣,職何攸司?振頹舉廢, 厥職在誰?我吏茲土,寧不圖斯?稽古而製,曰模曰規。 於以合天,毫髮無差。君子莅政,弗亟弗遲。民樂厥生, 興息有期。作銘紀勝,載歌《雍熙》。

漏刻部藝文二

《冬夜集賦得寒漏     》唐·皇甫冉

「清冬洛陽客,寒漏建章臺。」出禁因風徹,縈窗共月來。 偏將寒籟雜,乍與遠鴻哀。遙夜重城警,流年滴水催。 閑齋堪坐起,況有故人杯。

尚書郎上直聞春漏     張少博

建禮含香處,重城待漏辰。徐聲傳鳳闕,曉唱辨雞人。 銀箭聽將盡,銅壺漏更新。催籌當五夜,移刻及三春。 杳杳從天遠,泠泠出禁頻。直廬殘響曙,肅穆對鉤陳。

尚書郎上直聞春漏      周徹

建禮通華省,含香直紫宸。靜聞銅史漏,暗識桂宮春。 滴瀝疑將絕,清泠發更新。寒聲臨鴈沼,疏韻應雞人。 迥入千門徹,行催五夜頻。高臺閑自聽,非是駐征輪。

太清宮聞滴漏       嚴巨川

玉漏移中禁,齋車人太清。漸知催辨色,復聽績餘聲。 乍逐微風轉,時因雜佩輕。青樓人罷夢,紫陌騎將行。 殘魄棲初盡,餘寒滴更生。慚非朝謁客,空有振衣情。

百官乘月早朝聽殘漏    莫宣卿

建禮儼朝冠,重門耿夜闌。碧空蟾魄度,清禁漏聲殘。 候曉車輿合,凌霜劍珮寒。星河猶皎皎,銀箭尚珊珊。 杳靄祥光起,霏微瑞氣攢。忻逢聖明代,長順接鵷鸞。

五更五點後發鼓詞      宋史

朝光發,萬戶開,群臣謁,平旦寅,朝辨色,泰時昕。日出 卯,瑞露晞,祥光繞。食時辰,登六樂,薦八珍。禺中巳,少 陽時。大繩紀。日南午,天下明,萬物睹。日《昳未》飛,夕陽 清,晚氣晡時申,聽朝暇,湛凝神,入日酉。群動息,嚴扃 守。

初夜發鼓詞         同前

日欲暮,魚鑰下,龍韜布。甲夜己設勾陳,備蘭錡,乙夜 庚杓《位易》太階下。丙夜辛清鶴唳,夢良臣,丁夜壬丹 禁靜,漏更深,戊夜癸曉奏聞,求衣始。

寒漏明          元張翥

《寒漏明時一聆》「夜長不能寐,月色明階庭。西風落葉 爭秋聲,雞啼未啼霜滿城。城中有思婦,正促征衣成。 東家西家砧杵急,使我起坐時時驚。歸心如廢弓,屢 折不可檠。」《寒漏明時一聆》。

漏刻部選句

漢王褒《洛都賦》:「挈壺司刻,漏樽瀉流。仙叟秉矢,隨水 沉浮。指日命分,應則唱籌。」

宋鮑照《觀漏賦注》:「沉穴而海漏,射,懸塗而電飛。」 謝莊《樂府》:「晨晷促,夕漏延。」

梁簡文帝詩:「洞門扉未掩,金壺漏已摧。」落關猶待 漏,交戟未通車。

元帝《秋興賦》:「聽夜籤之響殿,聞懸魚之扣扉。」

庾肩吾詩:「燒香知夜漏,刻燭驗更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