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29 (1700-1725).djvu/3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生則土居未中,推其制則土居丑中,是又自然有相 合之理。劉歆謂《河圖》《雒書》相為經緯,豈微義哉?邵雍 曰:「圓者《河圖》之數,方者《雒書》之文。當知方以為體則 圓以為用,圓以為體則方以為用。圓者徑一而圍三, 方者徑一而圍四。《河圖》以十居中,圓以推之,三其十 為三十,故圖外成數六七八九總三十方以推之,四 其十為四十,故圖內外生成之數總四十,《雒書》以五 居中,圓以推之,三其五為十五,故書從橫皆十五」方 以推之,四其五為二十,故書外陽數一三九七總二 十,陰數二四八六亦總二十,體用相因,莫匪自然。至 哉圖書,其象數之原乎!夫物生而後有象,象而後有 滋,滋而後有數。象之與數,若異用也而本則一,若殊 途也而歸則同。不明乎數不足與語象;不明乎象不 足與語數。是故欲明律曆之學,必以象數為先。「天道 生於《太一》,一變而為七,七變而為九。七與八,乾坤之 體,坎離之象也。九與六,乾坤之用,坎離之數也。七九 中實,六八中虛,奇偶陰陽之理也。故天象多用七,而 天數多用九。用七者,若日月五星而為七政,四方各 七宿是也;用九者,三九二十七,故二十七日有奇,而 月離一周焉。四九」三十六,故三百六旬有餘而日躔 一周焉。《河圖》:一六屬水,而為北方七宿;二七屬火,而 為南方七宿;三八屬木,而為東方七宿;四九屬金,而 為西方七宿;五十屬土,而為大衍之數。故《唐志》云:「大 衍為天之樞,如環之無端,蓋律曆之大紀也。十乃全 數,居中央而為宮,九次之居西方而為商,八次之居 東」方而為角;七次之,居南方而為徵;六次之,居北方 而為羽。此五聲之位,清濁之序也。然五聲之相生,由 中而南,故宮生徵;由南而西,故徵生商;由西而北,故 商生羽;由北而東,故羽生角。始於宮,終於角,「左旋一 周,以象《河圖》」也。六律之相生,自子而亥,故黃鍾生仲 呂;自亥而戌,故仲呂生無射;自戌而酉,「故無射生夾 鍾;自酉而申,故夾鍾生夷則。乃至於丑而止,故始於 黃鍾而終於林鍾。右旋一周,以象《雒書》也。日為太陽, 其數九,居《雒書》之正南,故蕤賓在午。月為太陰,其數 六,居《雒書》之西北,故應鍾在亥。」黃鍾為填星,太蔟為 太白,姑洗為歲星,林鍾為熒惑,南呂為辰星,蕤賓為 日,應鍾為月。曆有五緯七政,律有五聲七始,故律曆 同一道。天之陰陽五行,一氣而已。有氣必有數,有聲。 曆以紀數而聲寓,律以宣聲而數行。律與曆同,流行 相生。黃鍾者,聲氣之元者乎?蕤賓、應鍾,是名中和,所 以濟五音,和陰陽。旋宮之律可定,聲氣之元,周流而 不窮矣。故《周髀》曰:「冬至夏至,觀律之數,聽鍾之音,知 寒暑之」極。明代序之化。是知律者曆之本也。曆者律 之宗也。其數可相倚而不可相違,故名曰《律曆融通》。

《黃鍾曆法》上:凡五篇。

步律呂第一

《律元》九。

黃鍾之管長九寸,從黍為分之九寸也。寸皆九分,凡 八十一分。《雒書》之奇,自相乘之數也。是為曆本。故以 萬曆九年為元,義取諸此。上考往古,下推來今,皆距 律元為算。

《律》母百。

黃鍾之尺長十寸,橫黍為分之十寸也。寸皆十分,凡 百分,《河圖》之偶,自相乘之數也。是為母法。秒滿法從 分,分滿法從刻,刻滿法從日。度。下分秒放此,不滿秒 者為忽。

《律》限:三百。

紀之以三是也。律母三之。得律限。夫三十為世。三百 為十世。年遠數盈。漸差天度。古人所謂斗曆改憲之 期。

《律》總六十。

「平之以六」是也。五聲乘十二律,得六十調,是名《律總》。 置律總為實,三而一,所得是名《律差》。

律數十二。

《國語》曰:「紀之以三,平之以六,成於十二,天之道也。天 之大數,不過十二,是故律曆宗之。」

《律率》三十。

古法日餘十六分之七,今改「日餘千六百分之六百 九十九,大餘紀之以三,小餘滿法從日,不滿,退除為 刻及分。」

黃鍾  《冬至》,《益卦》初九,   《小寒》,《益卦》六二。 《復卦》 初九 六二 六三 六四 六五 上六。 《頤卦》 初九 六二 六三 六四 六五 上九。 《屯卦》 初九 六二 六三 六四 九五 上六。 《既濟》 初九 六二 九三 六四 九五 上六。 《家人》 初九 六二 九三 六四 九五 上九。 《大呂》  《大寒》,《益卦》六三。   《立春》,《益卦》六四。 《臨卦》 初九 九二 六三 六四 六五 上六。 《明夷》 初九 六二 九三 六四、 六五, 上六。 《賁卦》, 初九 六二、 九三、 六四、 六五, 上九。 《損卦》, 初九 九二、 六三、 六四、 六五, 上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