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14 (1700-1725).djvu/7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而不來?無介推「之生氣,見韓安之死灰。」僕乃愀然歎 息,而謂胡公曰:「夫物忌太甚,火亦如之。得茲在茲,失 茲在茲。徒觀其進德并命,策名逢時。三階式踐,六柄 初持。方望會于朝論,亦謀明乎帝思。居則擊鐘陳鼎, 出則長戟幡旗。咄嗟而嚴霜夏落,顧盼而腐草冬滋。 道路多望塵而拜,朝廷以轉目相期。及乎過進受傷」, 滿盈致缺。或身辱名替,或氣墮心折;或朝失卿相之 權,或暮為匹夫之列。客稍引而多去,友雖求而已絕。 高門翳羅雀之叢,曲池淪涸魚之轍。伊焰焰而不禁, 固炎炎而就滅。聊假興于斯文,庶投鑒于來哲。

《取榆火賦》
王起

國家布和令,稽舊章,候葭灰之所應,取榆火之有常。 鑽之彌堅,初若切磋之響;動而愈出,俄生煒煜之光。 火則循利,人惟嚮方。豈徒宣明于四海,固將貽範于 百王。時也遲遲,日昇,習習風至。太蔟中律,勾芒整轡。 擇木之宜,順天之利。歷歷初種,常散莢而如錢;煌煌 是求,必鑽木而成燧。曲直有倫,尋尺為珍。啟炎上之 「氣,當發生之辰。佐暄妍于獻歲,助煦嫗于陽春。比皇 明之燭幽,既自邇而及遠。葉時令而委照,是舍舊而 謀新。始青林兮見採,終洪鑪兮有待。鬱攸之氣方騰, 枯槁之容不改。其執熱也,殊金燧之感;其攻堅也,非 水石之鑽。佩之或雜于刀礪,用之以代其槐檀。運手 而綠煙乍起,屬目而朱焰可觀。餘燼」收之而有耀,死 灰燃之而孰難。束縕是燃,抱樵眾夥。何鎔鑄而不賴, 何燔炙而不可。紅星乍現,不異乎在天之星;朱火既 飛,詎同夫敲石之火。則知調其玉燭,取彼白榆。誠國 之美利,亦君之遠圖。始韜光而無朕,卒既燥而有孚。 所以微成于著,有生于無。豈徒嚴凝之鄉,樹于北塞; 晼晚之景,失于東隅。宜乎「為明不爽,餘光必共。」莫不 愛一人之大化,為百姓之日用。

《庭燎賦》
前人

「王者崇北辰之位,正南面之威。赫朱燎以具舉,列彤 庭而有輝。助彼皇明,可燭于夜色;葉玆睿哲,引曜于 宵衣。信乎令典有作,舊章不違。當其冠劍鏗鏘,環珮 昭晰,峨峨爭赴,肅肅就列。聽玉漏而未央,仰紫宸而 初爇。珠旒將出,方熠熠以星懸;綵仗徐來,以煌煌而 電設。九儀稍布,六樂爰分。代晨光之昭曜,雜佳氣之」 絪縕,騰輝于鴛鷺之行;若離若合,委照于熊羆之旅。 或分或群,昭昭彰彰,紫氣紅光,聲明煜煒,百物熒煌。 睹炎上之有赫,知臨下之無荒。遠而瞻之,謂「焚裘之 煙,昭儉于晉帝;迫而察之,似流屋之火,呈瑞于周王。」 金缸莫齊,銀燭非競。長風乍拂,高焰彌盛。華袞燦爛 以相鮮,猛簴攫拏而交映。其容烈烈,其明杲杲,附寒 者覺其春深,假寐者疑其曙早。則知統四海,朝百辟, 厲夙興,勤夕惕。佐盛儀而有待,惜流光而無斁。昭其 明也,葉天鑒之清穆;望而畏之,契天威之咫尺。彼爟 火秦舉,神光漢覿。何足示來儀之容,呈入覲之績?則 知我皇立人之程,為國之經。旂渒渒而咸造,鸞鏘鏘 而可聆。萬宇乂,多士寧。豈徒美君子之至,在宣王之 庭。

《清明日恩賜百官新火賦》
謝觀

國有禁火,應當清明。萬室而寒灰寂滅,三辰而纖靄 不生。木鐸罷循,乃灼燎于榆柳;桐花始發,賜新火于 公卿。由是太史奉期,司烜不失平明。鑽燧獻入,匍匐 而當軒奏畢。初焰猶短,新煙未密。我后乃降睿旨,茲 錫有秩。中人俯僂以聳聽,蠟炬分行而對出。炎炎就 列,布皇明于此時;赫赫遙臨,遇恩光于是日。觀夫電 落天闕,紅排內垣。乍歷闈璅,初辭渥恩。振香爐以朱 噴,和曉日而焰飜。出禁署而螢分九陌,入人寰而星 落千門。于時宰執具瞻,高卑畢賜。降五侯以恩渥,歷 庶僚以簡易。煖逐來命,風隨逸騎。入權門見執熱之 象,閱有司識燭幽之義。咸就地以照臨,示廣德之遐 被。于是傳詔多士,同歡令晨。將以明「而代暗,乃去故 而從新。」均于庭燎,貺彼元臣,燿燿當門,煙助松篁之 茂;熒熒滿目,欿如桃李之春。群臣乃屈膝辟易,鞠躬 踧踖,捧煦育之恩惠,受覆載之光澤。各罄謝懇,競輸 忠赤。拜手稽首,感榮耀之無窮;舞之蹈之,荷鴻私之 累百。然後各爨鼎鑊,傳輝膳官,爭焚爐炷,競爇膏蘭。 銷冷酒之餘毒,卻羅衣之曉寒。方知《春秋》故事,未逾 于我。《周禮》救災,徒稱變火。曷若賜于百官,萬方同荷。

《順時行火詔》大中祥符四年
宋·真宗

火田之禁,著在《禮經》。「山林之間,合順時令。其或昆蟲 未蟄,草木猶蕃,輒縱燎原,則傷生類。諸州縣人畬田, 並如鄉土舊例。自餘焚燒野草,須十月後方得縱火。 其行路野宿人,所在檢察,毋使延燔。」

《火賦》
吳淑

火之於人也,尊而不親。出納既觀於天象,內外亦見 於家人。司烜效官,則取之陽燧。莊周著論,或言其指 薪。爾其觀彼熒臺,取之然石。既不戢而自焚,亦禍發 而必克。每見焚和,嘗聞燥物。袚管仲於齊境,隨王莽 於宣室。若夫牧童之燒秦冢,項羽之屠咸陽。炎洲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