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13 (1700-1725).djvu/2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乾象典

 第七十八卷目錄

 雷電部紀事

乾象典第七十八卷

雷電部紀事

《竹書紀年》:「黃帝軒轅氏母曰附實,見大電繞北斗樞 星,光照郊野,感而孕,二十五月而生帝于壽丘,弱而 能言。」

《春秋合誠圖》:堯母慶都,蓋大帝之女,生於斗維之野, 常三河東南,天大雷電,有血流闊天石之中,生慶都。 《書經虞書舜典》:「納于大麓,烈風雷雨弗迷。」

《周書·金縢》:武王既喪,管叔及其群弟乃流言於國曰: 「公將不利於孺子。」周公乃告二公曰:「我之弗辟,我無 以告我先王。」周公居東二年,則罪人斯得。于後公乃 為詩以貽王,名之曰《鴟鴞》。王亦未敢誚公。秋大熟朱 穫,天大雷電以風,禾盡偃,大木斯拔,邦人大恐。王與 大夫盡弁,以啟《金縢》之書,乃得周公所自以為功,代 武王之說。二公及王乃問諸史與百執事,對曰:「信噫 公命,我勿敢言。」王執《書》以泣曰:「其勿穆卜!昔公勤勞 王家,惟予沖人弗及知。今天動威,以彰周公之德。惟 朕小子其新迎我國家,禮亦宜之。」王出郊,天乃雨反 風,禾則盡起。二公命邦人:凡大木所偃,盡起而築之, 歲則大熟。

《尚書中候》:「秦穆公出狩,至於咸陽,日稷。庚午,天震大 雷,有火下化為白雀,銜籙丹書,集於公車。公俯取其 書,言穆公之霸也。」訖胡亥《秦世家》事。

《二儀實錄》:「禹會塗山之夕,大風雷震,有甲步卒千餘 人,其不披甲者以紅綃帕抹其額。自此遂為軍儀之 服。」

《淮南子覽冥訓》:「庶女告天,雷電下擊景公臺隕,支體 傷折,海水大出。」齊寡婦,無子不嫁,事姑敬謹。姑有 女,利母財,殺母以誣婦。婦不能明,冤結叫天,雷電下 擊,景公之臺隕壞,毀公支體,海水為之溢出。

《前漢書。高祖本紀》:「高祖母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 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蚊龍於其上。已而 有身,遂產高祖。」

《西京雜記》:「惠帝七年夏,雷震南山大木數千株,皆火 燃至末。其下數十畝地,草皆燋黃。其後百許日,家人 就其間得龍骨一具,蛟骨二具。」

《韓詩外傳》:「海上有勇士曰菑丘訢,以勇聞於天下,過 神淵,飲馬,馬沈。訢去朝服,拔劍而入,三日三夜,殺三 蛟一龍而出,雷公隨而擊之,眇共左目。」

《列女傳》:漢河南李叔卿為郡功曹,應孝廉,同輩疾之, 宣言曰:「叔卿妻寡,妹以故不得應孝廉之目。」叔卿遂 閉門不出,妹悲憤,乃詣府門自經,叔卿亦自殺,以明 無私。既而家人葬之,後霹靂遂擊殺所疾者,以置叔 卿之墓,所震之家收葬其尸,葬畢,又發其家。

《荊川記》:「湖陽縣,春秋蓼國樊重之邑也。重母畏雷,為 石室避之,悉以文石為階砌。今猶存。」

《後漢書。光武本紀》:「王尋、王邑圍昆陽,光武與敢死者 三千人衝其中堅,莽兵大潰。會大雷風,屋瓦皆飛,雨 下如注,滍川盛溢,虎豹皆股戰,士卒爭赴,溺死者以 萬數,水為不流。」

《蔡順傳》:順太守韓祟召為東閣祭酒。母平生畏雷,自 亡後,每有雷震,順輒圜冢泣曰:「順在此。」祟聞之,每雷 輒為差車馬到墓所,太守鮑眾舉孝廉,順不能遠離 墳墓,遂不就。

《華陽國志》:獻帝舅車騎將軍董承受命衣帶中,密詔 當殺公。承先與先主及長水校尉种輯、將軍吳子蘭、 王子服等同謀,以將行。未發,曹公從容謂先主曰:「天 下英雄,惟使君與操,本初之徒不足數也。」先主方食, 失匕箸,會天震雷,先主曰:「聖人言『迅雷風烈必變』,良 有以也。一震之威,乃至於此也。」

《世說新語》:「夏侯太初嘗倚柱作書,時大雨,霹靂破所 倚柱,衣服焦然,神色無變,書亦如故,賓客左右皆跌 蕩不得住。」

曹嘉之《晉紀》:「諸葛誕以豪邁稱,常倚柱書,雷震其柱, 誕書自若。」

《晉書王褒傳》:褒母性畏雷,母沒,每雷輒到墓,曰:「褒在 此。」

《郭璞傳》:「王導引璞參己軍事,嘗令作卦,璞言:公有震 厄,可命駕西出數十里,得一柏樹,截斷如身長,置常 寢處,災當可消矣。」導從其言,數日果震柏樹,粉碎。 《夏統傳》:統叱咤讙呼,雷電晝冥。 《劉曜載記》:曜年八歲,從元海獵於西山,遇雨止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