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10 (1700-1725).djvu/2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乾象典

 第三十八卷目錄

 月部總論

  揚子五百篇

  唐丘光庭兼明書辨月桂

  性理會通天文

  荊川稗編史伯璿月星不受日光辨 張行成論月行

 月部藝文一

  月賦          漢公孫乘

  月賦           宋謝莊

  初月賦         唐王泠然

  月臨鏡湖賦         陸贄

  玉鉤賦          張仲素

  破鏡飛上天賦        李程

  長安玩月詩序       歐陽詹

  長安雪下望月記      舒元輿

  月賦           宋吳淑

  記徐州對月         蘇軾

  月賦            汪莘

  賓月堂賦         林景熙

  月軒序          明莊㫤

  月賦           馮時可

  西湖月觀         陳仁錫

  怨曉月賦         夏完淳

乾象典第三十八卷

月部總論

揚子

《五百篇》

月未朢則載魄於西,既朢則終魄於東,其溯於日乎?

愬,迎也。

唐丘光庭兼明書

《辨月桂》

代人謂及第。人謂折月桂者。明曰。昔者。詵射策登 第,天子問之曰:「卿自以為何如?」對曰:「臣以為桂林之 一枝,崑山之片玉,今人謂為折月桂,何其謬歟!且月 中無地,安得有桂?蓋以地影入于月中,似樹形耳。」

性理會通

《天文》

朱子曰:月體常圓無闕,但常受日光為明。初三四是 日在下照,月西邊明,人在這邊望,只見在弦光,十五 六則日在地下,其光由地四邊而射出,月被其光而 明,月中是地影月。古今人皆言有闕,惟沈存中云「無 闕。」

「月無盈闕」,人看得有盈闕。蓋晦日則月與日相疊了, 至初三方漸漸離開去,人在下面側看見,則其光闕。 至朢日則月與日正相對,人在中間正看見,則其光 方圓。

「曆家舊說,月朔則去日漸遠,故魄死而明生;既朢則 去日漸近,故魄生而明死;至晦而朔,則又遠日而明 復生,所謂死而復育也。」此說誤矣。若果如此,則未朢 之前西近東遠,而始死之明當在月東;既朢之後東 近西遠,而未死之明卻在月西矣。安得未朢載魄於 西,既朢終魄於東,面溯日以為明乎?故惟近世沈括 之說,乃為得之。蓋括之言曰:「月本無光,猶一銀丸,日 耀之乃光耳。」光之初生,日在其傍,故光側而所見纔 如鉤。日漸遠,則斜照而光稍滿。大抵如一彈丸,以粉 塗其半,側視之則粉處如鉤,對視之則正圓也。近歲 王普又補其說,月生明之夕,但見其一鉤,至日月相 朢,而人處其中,方得見其全明,必有神人能凌倒景, 傍日月而往參其間,則雖弦晦之時,亦復見其全明, 而與朢夕無異耳。以此觀之,則知月光常滿,但自入 所立處視之,有偏有正,故見其光有盈有虧,非既死 而復生也。若顧兔在腹之問,則世俗《桂樹蛙兔》之傳, 其惑久矣。或者以為日月在天,如兩鏡相照,而地居 其中,四傍皆空,水也。「故月中微黑之處,乃鏡中大地 之影,略有形似,而非真有是物也。」斯言有理,足破千 古之疑矣。

或問弦朢之義。曰:「上弦是月盈及一半,如弓之上弦; 下弦是月虧了一半,如弓之下弦。」又問:「是四分取半 否?」曰:「如二分二至,也是四分取半。」因說:「曆家謂『紓前 縮後,近一遠三。以天之圍言之,上弦與下弦時日月 相看,皆四分天之一』。」

問:「『月本無光,受日而有光』。蔡季通云:『日在地中,月行 天上。所以光者,以日氣從地四傍周圍空處迸出,故 月受其光』。」曰:「若不如此,月何緣受得日光?方合朔時, 日在上,月在下,則月面向天者有光,向地者無光,故 人不見。及至朢時,月面向人者有光,故見其圓滿。若 至弦時,所謂『近一遠三,只合有許多光』。」又曰:「月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