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08 (1700-1725).djvu/9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乾象典

 第二十一卷目錄

 五行部總論二

  性理會通五行

  御龍子集膚語

  經濟文輯戴廷槐五行統論

  章潢圖書編五行分屬 五行總論 五行氣質 五行間色 五行五物

  徐三重信古餘論論五行

  坤輿圖說四元行之序並其形

 五行部藝文一

  郊祀志贊      漢書

  洪範五行傳序    劉歆

  五行志序      唐書

  五行祿命葬書論   呂才

  論劉向災異五行志  宋儲泳

  五行志序      金史

  系包考       明孫昭

 五行部藝文二詩詞

  觀物詩       宋邵雍

  水火吟以上詩   前人

  沁園春       李道純

乾象典第二十一卷

五行部總論二

性理會通

《五行》

周子曰:「五行之序,以質之所生而言,則水本是陽之 濕氣,以其初動為陰所陷而不得遂,故水陰勝;火本 是陰之燥氣,以其初動為陽所揜而不得達,故火陽 勝葢。生之者微,成之者盛,生之者形之始,成之者形 之終也。然各以偏勝也。故雖有形而未成質,以氣升 降,土不得而制焉。木則陽之濕氣浸多以感於陰而 舒,故發而為木,其質柔,其性暖;金則陰之燥氣浸多, 以感於陽而縮,故結而為金,其質剛,其性寒;土則陰 陽之氣各盛,相交相搏,凝而成質。以氣之行而言,則 一陰一陽,往來相代。木火金水云者,各就其中而分 老少耳,故其序各由少而老」土則分旺四季,而位居 中者也。此五者,序若參差,而造化所以為發育之具, 實並行而不相悖。蓋質則陰陽交錯凝合而成,氣則 陰陽兩端循環不巳。質曰水火木金,蓋以陰陽相間 言,猶曰東西南北,所謂對待者也;氣曰木火金水,蓋 以陰陽相因言,猶曰東南西北,所謂流行者也。質雖 一定而不易,氣則變化而無窮,所謂易也。

《程子》曰:「動靜者,陰陽之本也,五氣之運,則參差不齊 矣。」

或曰:「五行一氣也,其本一物耳。」曰:「五物也,五物備然 後生,猶五常一道也,無五則亦無道。然而即曰五矣, 則不可混而為一也。」

朱子曰:「五行之序,木為之始,水為之終,而土為之中。 以《河圖》《洛書》之數言之,則水一木三而土五,皆陽之 生數而不可易者也,故得以更迭為主,而為五行之 綱。以德言之,則木為發生之性,水為貞靜之體,而土 又包育之母也。故木之包五行也,以其流通貫徹而 無不在也;水之包五行也,以其歸根反本而藏於此」 也。若夫土則水火之所寄,金木之所資,居中而應四 方,一體而載萬類者也。故孔子贊乾之四德,而以貞 元舉其終始。孟子論人之四端,而不敢以信者,列序 於其間,葢!以為無適而非此也。 火中有黑,陽中陰也;水外黑洞洞地,而中卻明者,陰 中之陽也。故水謂之陽,火謂之陰,亦得。

「得五行之秀者為人」,只說五行而不言陰陽者,蓋造 這人,須是五行方做得成。然陰陽便在五行中,所以 周子云:「『五行一陰陽也』。舍五行,無別討陰陽處。如甲 乙屬木,甲便是陽,乙便是陰;丙丁屬火,丙便是陽,丁 便是陰。不須更說陰陽,而陰陽在其中矣。」或曰:「如言 四時,而不言寒暑耳?」曰:「然。」

問:「以質而語,其生之序,不是相生否?只是陽變而助 陰,故生水;陰合而陽盛,故生火;木金各從其類,故在 左右。」曰:「水陰根陽,火陽根陰,錯綜而生其端,是天一 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到得運行處,便 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又生水,水又生木, 循環相生。又如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都是這箇」 物事。

問:「『木之神為仁,火之神為禮,如何見得?」曰:「神』字,猶云 意思也。且如一枝柴,卻如何見得他是仁?只是他意 思卻是仁,火那裏見得他是禮,卻是他意思是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