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08 (1700-1725).djvu/4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矣。而以為借陰陽以喻道之似,則是道與陰陽各為 一物,借此而況彼也。陰陽之端,動靜之機而已。動極 而靜,靜極而動,故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未有獨立而 孤居者,此一陰一陽所以為道也。今曰「一陰一陽」者, 陰陽未交而物未生,廓然無一物,不可謂之無有者, 「道之似也。」然則道果何物乎?此皆不知道之所以為 道,而欲以虛無寂滅之學揣摸而言之,故其說如此。 蘇氏易解辨

夫謂「溫厚之氣盛於東南,嚴凝之氣盛於西北」者,《禮》 家之說也。謂「陽生於子,於卦為《復》;陰生於午,於卦為 姤」者,曆家之說也;謂「巽位東南,乾位西北」者,說卦之 說也。此三家者各為一說,而禮家、曆家之言猶可相 通。至于《說卦》,則其卦位自為一說,而與彼二者不相 謀矣。今來教乃欲合而一之,而其間又有一說之中 自相乖戾者,此某所以不能無疑也。夫謂東南以一 陰已生而為陰柔之位,西北以一陽已生而為陽剛 之位,則是陽之盛於春夏者不得為陽,陰之盛於秋 冬者不得為陰,而反以其始生之微者為主也。謂一 陰生於東南,一陽生於西北,則是陰不生於正南午 位之遇而淫於東;陽不生於正北子位之復而旅於 西也。謂巽以一陰之生而位乎東南,則乾者豈一陽 之生而位於西北乎?況《說卦》之本文,於巽則但取其 潔齊,於《乾》則但取其戰而已,而未嘗有一陰一陽始 生之說也。凡此崎嶇反復,終不可通,不若直以陽剛 為仁,陰柔為義之明白而簡易也。蓋如此則發生為 仁,肅殺為義,三家之說,皆無所牾。肅殺雖似乎剛,然 實天地收斂退藏之氣,自不妨其為陰柔也。答袁機仲 「論十二卦,則陽始於子而終於巳,陰始於午而終於 亥。論四時之氣,則陽始於寅而終於未,陰始於申而 終於丑。」此一說者,雖若小差,而所爭不過二位。蓋子 位一陽雖生而未出乎地,至寅位《泰卦》,則三陽之生 方出地上,而溫厚之氣從此始焉。巳位《乾卦》,六陽雖 極而溫厚之氣未終,故午位一陰雖生而未害於陽, 必至未位《遯卦》,而後溫厚之氣始盡也。其午位陰已 生,而嚴凝之氣及申方始。亥位六陰雖極,而嚴凝之 氣至丑方盡。義亦倣此。蓋地中之氣難見,而地上之 氣易識,故周人以建子為正。雖得天統,而孔子之論 為邦,乃以夏時為正,蓋取其陰陽始終之著明也。按 圖以推,其說可見。答袁機仲

來諭以東南之溫厚為仁,西北之嚴凝為義,此《鄉飲 酒義》之言也。然本其言,雖分仁義而無陰陽柔剛之 別,但於其後復有「陽氣發於東方」之說,則固以仁為 屬乎陽,而義之當屬乎陰,從可推矣。來諭乃不察此, 而必欲以仁為柔,以義為剛,此既失之,而又病夫柔 之不可屬乎陽,剛之不可屬乎陰也,於是強以溫厚 為柔,嚴凝為剛,又移北之陰以就南,而使主乎仁之 柔;移南之陽以就北,而使主乎義之剛。其於方位氣 候,悉反易之,而其所以為說者,率皆參差乖迕而不 可合。又使東北之為陽,西南之為陰,亦皆得其半而 失其半。愚於《圖子》巳具見其失矣。蓋嘗論之,「陽主進 而陰主退,陽主息而陰主消。進而息」者其氣強,退而 消者其氣弱。此陰陽之所以為柔剛也。陽剛溫厚,居 東南,主春夏,而以作長為事。陰柔嚴凝,居西北,主秋 冬,而以斂藏為事。作長為生,斂藏為殺。此剛柔之所 以為仁義也。以此觀之,則陰陽剛柔仁義之位,豈不 曉然?而彼揚子雲之所謂「於仁也柔,於義也剛」者,乃 自其用處之末流言之。蓋亦所謂陽中之陰。陰中之 陽。固不妨自為一義。但不可以雜乎此而論之爾。答袁 機仲 以上文集十一條

語類

《論陰陽》

「游氣陰陽」,陰陽即氣也,豈陰陽之外又復有游氣?所 謂游氣者,指其所以賦與萬物,一物各得一箇性命, 便有一箇形質,皆此氣合而成之也。雖是如此,而所 謂陰陽兩端成片段滾將出來者,固自若也。亦猶論 太極物物皆有之,而太極之體未嘗不存也。

陰陽循環如磨,游氣紛擾,如磨中出者。《易》曰:「陰陽相 摩,八卦相盪,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 寒一暑。」此陰陽之循環也。「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此游 氣之紛擾也。

問「游氣陰陽。」曰:「游是散殊。比如一箇水車,一上一下, 兩邊只管滾轉,這便是循環不已。『立天地之大義』底, 一上一下,只管滾轉,中間帶得水,灌溉得所在,便是 『生人物之萬殊。天地之間,一氣只管運轉,不知不覺 生出一箇人,不知不覺又生出一箇物,即他這箇斡 轉,便是生物時節』。」

問:「『游氣莫便是陰陽』?橫渠如此說,似開了。」曰:「此固是 一物。但渠所說『游氣紛擾,合而成質』,恰是指陰陽交 會言之。『陰陽兩端,循環不已』,卻是指那分開底說。蓋 陰陽只管混了闢,闢了混,故周子云:『混兮闢兮,其無 窮兮